台湾桃米村:从“废墟”到生态乡村的华丽转变

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湾发生“9·21”大地震,造成2400多人死亡,11000多人受伤,是台湾百年来最严重的地震。

这场地震,让桃米里长久以来传统农村产业没落、人口外流、垃圾填埋等尴尬一下子暴露于人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在灾后重建中,桃米在政府、学界、社会组织及小区居民的努力下,以建设“生态桃米村”为方向,不仅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而且借此机会彻底“大翻身”。经过十余年建设,桃米生态村已从一个环境杂乱、发展无力的边缘社区,转型成为一个融有机农业、生态保育、文化创意等于一体的乡土生态建设典范。

 

启发村民自我意识的觉醒桃米经验

灾情过后,村子面临重建的任务,是建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村子?还是建一个和原来一模一样的村子?居民就这个问题讨论了多次,最后在廖嘉展的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帮助下,他们决定把村子定位为生态农业社区进行规划和建设。

桃米社区正是在新故乡文教基金会的长期陪伴下,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新故乡”的第一个公共行动是“大家一起来清溪”,以清理坑溪作为重建行动的起跑点。“清溪,清什么溪?无聊!”村民们对此嗤之以鼻,都在质疑、观望,仅有不多的几个人肯站出来行动。

台湾桃米村:从“废墟”到生态乡村的华丽转变

十年后再看当时的重建行动,廖嘉展说,当时把“大家一起来清溪”作为重建工作的起点,目的就是要挑战既有观念,启发村民自我意识的觉醒,廖嘉展说,因为解决“人”的问题是一切重建工作的起点。正是从“人”的问题着手,桃米里开始了震后重建工作,建民宿、湿地保护……

十年重建,现在的桃米生态村,已经成为“9·21”重建的耀眼明星:一个生态优美的村庄,住宅掩映在绿树中,集观光、商贸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建筑。

 

“造人”远比造屋重要桃米经验

在桃米生态村,有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说,有100只猴子待在一个笼子里。人们扔香蕉进去给它们吃。第一天,只有几只猴子会剥开香蕉皮吃香蕉。到了一周后,已经有半数以上的猴子会剥香蕉皮了。到了半个月的时候,只有一只猴子还在吃有皮的香蕉,而其他的都已经不再吃香蕉皮了。

现在桃米人就把那些头脑不开窍、不愿改变和进步的人称作“第100只猴子”。在桃米,现在还在做“第100只猴子”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大家看到了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都愿意推动家乡向前发展。”

正是因为拥有着一群愿意改变的人,才有了桃米生态村的成功。重建开始,村民们每天都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课,一开始大家不理解、抱怨。但正是通过各种培训课、培训班,村民们慢慢转变观念、接受新思想。最终,学习、学习、再学习,已经成为桃米人一种自动、自觉的行动。

台湾桃米村:从“废墟”到生态乡村的华丽转变

在桃米生态村发展民宿时,廖嘉展仍然坚持首要的问题是“造人”,因为这远比造屋要重要得多。廖嘉展说,重要的不是建了多漂亮的民宿,这个并不难做到,而是要有一群能够经营它们的人,人的魅力会让民宿也变得有魅力。游客到这里旅游,要让他们感觉到这个地方是不断在进步的,而不仅仅是硬件的漂亮或奢华,还包括这里的管理能力或其他多元的发展。

在桃米生态村,向村民讲授各种生态知识是一项重要内容。廖嘉展说,用深入浅出的培训,慢慢引领村民们认识生态的奥妙,改写对家乡的认知。

 

生态农业是一种令人敬佩的行业桃米经验

重建10年,部分废耕使桃米社区物种多了50倍。生态为体,产业为用的思想在桃米得到了实践,现在,游客们可以3月份来桃米看青蛙,4月份看萤火虫,5月份看油桐花,6月份欣赏独角仙(一种甲虫),8、9月份暑假期间,桃米就是小朋友们的生态课堂,白天在湿地看水生动植物,夜间抓蛙看蛇……

台湾桃米村:从“废墟”到生态乡村的华丽转变

一流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桃米文化,吸引着城里人到这里观光、度假、休闲。周末和节假日,桃米生态村日接待游客达到1500人;平时每天接待游客也在500人左右,每年仅门票收入就有200多万元人民币。

生态产业已经成为桃米生态村的主要产业,村里五分之一的村民都在经营生态产业,而其他村民经营的传统农业,也因为生态旅游带动而升值。现在,桃米村还向外输出自己的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帮助别的地方发展生态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生态产业每年可为这个1200多人口的村庄带来30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

“桃米的成功实践,现在告诉我们其实农业是一种令人敬佩的行业,会让人觉得农村是一个很好的生活地带,最重要的是,现在这成为一件有尊严和有价值的事情。”廖嘉展说,这就是他理解的桃米十年的实践价值.

 

来源 | 微信公众号“奇创旅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