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湖北学子三下乡:凝聚社会组织力量,共筑振兴乡村梦想
7月7日上午,团队成员前往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西屋台村开展实地考察与采访调研,与村干部、农村社会组织负责人及成员、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探究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健全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发挥社会自治之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团队成员来到距蔡甸区城区5公里外的曾被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北省宜居村庄的西屋台村。该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1300人279户,以水产养殖、果木种植等为主要发展产业,人均纯收入1.7万元,全村集体收入70万元。
详细阅读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公益观
公益的历史形态在不断演化,可推断出公益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也吻合了马克思所论述的“社会中的个体”,即个体是社会的个体,是社会实践的个体,不存在任何脱离社会实践的个体,因此可以对公益的历史性形态进行推演,即“生存物质互助—生产资料互助—社会发展互助——社会情感互助——社会精神互助”,在这种循序渐进的发展演变中,公益的具体表现形式在不断进化,遵循着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经历着从物质到精神的递进顺序。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系将以情感互助和精神互助为主,尤其是在个体联系日趋被物质和媒介所取代的未来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系将更为紧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互助将显得更为重要。
详细阅读贺雪峰:未来十五年乡村振兴的时空维度、社会条件及预测
根据中央部署,未来十五年是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时期。各地应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急躁冒进,不是要建设一个比城市更好的乡村,而是要建设一个过得去的、能保持农村基本生产生活秩序的、可以为绝大多数农民提供退路和保底的乡村。城乡关系重组是惠农投入和乡村建设必须考量的社会条件,条件不成熟,时机把握不当,往往会失败。
详细阅读大学生入驻瓶窑古镇,用创意注解五千年良渚文化
“千年文化、优美景点、特色民俗、农业产品、文旅产品……如何深掘良渚文化,更好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这是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8月10日下午,在首届长三角大学生良渚文化创意专项赛立项团队培训会上,瓶窑镇党委委员邱国强边介绍边提出课题,引发全场热议。
详细阅读
新近文章
-
山西乡村古建筑,更多消逝于暴雨之前2021-10-20
-
广州首个被拆除挂牌历史建筑将复建,黄埔区全面排查保护文化遗产2021-10-19
-
广州首例擅自拆除挂牌历史建筑案, 百年墟镇最后记忆灭失2021-10-19
-
风雨中,有一种古建,叫“山西古建”!但她们正受到巨大威胁…2021-10-11
-
湖北学子三下乡:凝聚社会组织力量,共筑振兴乡村梦想2021-08-31
-
86862021-08-18
-
松阳、临海专项赛已定,竞赛通知将在月底发布2021-05-18
-
大连东关街保护案:东关街历史文物再次成为公益诉讼标的2021-04-08
-
广州日报 | 粤东小镇村村做“乐善”,引起清华北大研究关注2021-03-25
-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公益观2020-12-23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