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衰败的内在原因在于内生活力的衰弱

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有不少文章写到乡村衰败的现实,经济凋敝、人才流失、道德滑坡、赌博横行等等诸多令人沉痛的现象。一年一年的现实呈现,不论是温暖还是痛心,虽然能激发社会关注与舆论呼吁,但现实背后的内在原因更值得深思。

 

正由于乡村人口越来越少,绝大多数乡村的内生活力对减退是难以挽回的现实,重振乡村内生活力显得更加重要,家谱就是连接家族成员形成凝聚力、形成文化自豪感、形成互帮互助最具群众基础的形式。

图片来自网咯

 

顾有珍,好家风顾家族谱编修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顾家庄子,400多年孕育了2万子孙,分布各地。今天,我们编写一部儿女天涯比邻的家书,召唤他们回家。

 

郑延卓,好家风郑氏族谱编修项目。(尊阳郑氏为湖南名门望族、文化世家,郑延卓希望为尊阳郑氏续修家谱,传承优秀家族文化,为社会贡献“郑能量”!)

家谱是根植于群众的活力之源

人之无谱如木之无根、水之无源,家谱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最主要特点,与国史、方志共同构成华夏文明的三大文献宝库。家谱是一个家族的自治、德治宪章,书写着祖训、戒律、人格信条、道德情操等自治德治条款。朱子家训、曾氏家书等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明,影响一代一代华夏子孙。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励志史诗,以史明志、继往开来,家谱中有历代先辈艰苦拼搏、尚德尚勇的励志事迹,是一代代后人最好的血缘参照榜样,是取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荣誉丰碑,芸芸众生来世一遭,能名垂青史、彪炳千秋,推动国家和历史进步的人物少之又少。但作为一个家族的成员,可以通过对家族的贡献,为后世本族子孙做小小的推动,不求飞黄腾达、光耀门楣,但求立于家族,不辱族门。正是家谱属于广大群众力所能及的荣誉制度,激发着普普通通的群众兢兢业业、克勤克俭。

 

罗元,好家风罗氏大成谱编修项目(罗元,河源古村之友发起人之一,河源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协会会长,同时又是《中华罗氏大成谱》编修项目负责人。长期活跃在河源市各县区乡镇,积极宣传、倡议古村保护,组织全市古村志愿者参与保护与活化古村,挖掘宣传古驿道,收集宗祠古建资料,整理宗族谱册等弘扬岭南文化,传承客家精神。)

重修家谱正当时,互联网时代修谱很简单

古有俗语:盛世修谱,三十年一大修,十年一小修,修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朱熹、柳宗元等大学问家也曾为别姓家族修谱,足见修谱在历史社会是一件极其重视和荣誉的工程。建国以来,修谱行为受到了很大的挫折,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浪潮使得乡村人口外流,更多人淡忘了这一重大文化和家族职责。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深化,便捷的交通网络使得回到家乡的时间越来越短,化乡愁为乡建,大家纷纷找到修谱这一办法,类似浙江绍兴等地延续修谱传统,掀起了持续升温的修谱热。

 

互联网让每个家族都可以筹足资金修谱

尽管修谱成为了风尚,但不少家族仍旧因为缺乏资金、缺乏号召者而陷入沉寂。互联网工具的使用让这一困难得到了根本性解决,每一个家族都可以快速启动修谱行动。

 

以平均十万元一部家谱的修编费用,首先家族中小范围的骨干可容易筹集到1-2两万的启动费用,这是一个并不困难的目标。有了启动经费,通过互联网公益众筹的形式将家族修谱启动一事告知远在各地的族人,大量小额(如50、100元的捐款)将汇聚起来,以平均100元为单价,剩下8万元,只需要800个族人参与就能完成。也就是说超过800人的家族就可以轻松筹集到修谱的资金。互联网让筹资修谱一事变得异常容易(古村之友的家谱工程就提供这项服务)。

 

林沛跃,好家风冠山林氏族谱修编项目(负责人林沛跃是一名历史老师,他希望以修编冠山林氏族谱为核心,引入口述史学方法,建立族谱线上对接平台,期望让古老的族谱焕发现代气息。)

王慧霖,好家风师氏家谱修编项目(师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汾西县城东南5公里的僧念镇师家沟村,师家沟村是太原科技大学精准扶贫的对接点,王慧霖教授说: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来帮助师家沟的村民们。希望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来修编好师氏家谱。)

 

筹集资金结束后,修谱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需要本族人尤其年长知识分子对老谱的收集和征集,同时还需要专业修谱师的指导,在各地民间都有一群热爱收藏和研究家谱的老专家,均可以在当地很容易找到。

 

只有不团结的子孙,没有修不好的家谱。

 

修好家谱后对家族振兴、乡村振兴的连锁正效应

修谱的过程是一个家族凝聚力和活力激发的过程,家族内部共同商讨未来发展思路,思考怎么组建合作社联合发展经济,在外有眼界见识的族人分享新的模式,家族成员碰撞形成合作项目,家族内部成立公益机制帮助老人、儿童和困难族员,家族重新弘扬优良传统和家规祖训促进乡风文明,家族共同协商复兴祖祠、祖地、祖庙等文化建筑。小小一本家谱的重修,可以激活的正效应是无穷的,并且随着年复一年的推移,收效会更大,这正是家谱的巨大现实意义所在,持续激活家族和乡村的内生活力,成为家族振兴和乡村振兴最不可或缺的永动机。

 

王强说“传统文化的传承,家谱的续修与传承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所以他连同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成立姑孰姓氏文化研究会,他们正在做一套能够被年轻人喜爱的家谱。

结语:

每个家族都应该在五年内重修家谱。

正因为修谱对乡风文明、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全方位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了乡村振兴重要的抓手,已经超越家族价值输出了更大的社会价值,理性成为政府与社会共同推动的事业。历史上,也有官方资助家族修谱的先例,这不失为政府推动修谱事业的重要举措。

当然,不论外界支持与否,重修家谱是每一个家族成员的责任,也是家族长期繁荣的基础工程,时不我待,应加紧完成,更何况还有互联网工具的推动,希望未来五年内,每个家族都有自己新的家谱,我们离全面乡村振兴就更近了一步。

 

注:以上项目图片来自“好家风联合筹款资助计划”(简称“好家风”) ,好家风项目由古村之友、新乡贤工程、深圳市众志古村保护与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火堆公益提供技术支持。支持项目包括家谱修编、祠堂精神复兴、人物传记编写三大类型。

该项目于2017年5月4日正式启动,经过1个多月的传播与项目征集,共收到有效报名表89份,综合评审后最终优选出29个项目,并推动项目上线火堆公益平台。截至2017年9月22日,好家风项目总筹款额442140.53元,直接捐款人数4009次。本次活动也在地区报刊、火堆公益、古村之友微信自媒体平台进行了广泛传播。

 

 

文 / 古村之友 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