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敏:古村之友创始人、北京大学硕士、长江商学院EMBA在读

近期召开的十九大会议多个方面的内容,直接关乎乡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贫困乡村减贫脱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乡村、乡村文化遗产与文物保护利用等等,这些话题共同迎来了有史以来最接近文明乡村、理想乡村生活的历史时刻。

当前政府作为乡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党的领导、国家政策指引的原则下,民间社会、城乡群众如何有效地融入到这一历史伟业,不添乱、不跑偏,亟需探索出最有效的路径。一个个微小但热忱的爱国爱乡的普通群众,希望与党和国家一道参与发展过程中的苦与乐,收获辛勤付出后的精神喜悦,体现为国为乡的社会责任,开辟更多通道和机制让普通群众有更多参与的机会,在生斯养斯的土地上为后代留下一点微小个体的骄傲。

越来越多的青年在城市化发展浪潮中返乡反哺,图为广东顺德的大学生利用假期返乡调研

 

第一:发扬新乡贤精神,逐步确立新乡贤作为生力军、主力军和先锋军的作用

时代的发展召唤着一个古老的群体,以符合新时代、新法制、新理念的形象重回乡村振兴的舞台,他们就是新乡贤。一群爱国爱乡、有力有为的进步群体,为乡村修路搭桥、助学养老、修祠建馆、立章续魂,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手段履行乡土社会自身的社会责任,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具有当地特色的精神文明,通过一代两代多代的新乡贤成长,为乡土社会播下长治久安、文明繁荣的内生力量。

广东中山古村之友张华森,放弃企业的工作回到村里推广家乡方言、传播食俗文化

 

第二:融合乡土文化繁荣,构建多元繁荣的社会主义文明花朵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华夏大地有56个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更有各个家族、各个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家训、族规、祖地建筑、风俗等文明形式在新时期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2017年,在古村之友新乡贤平台筹集到资金和资源的杭州萧山民间抗战纪念馆

他们具有凝聚当地群众的传统基础,具有深厚的文化认同基础,一股自下而上的积极力量,正在这些文化复兴的召唤下彰显出拳拳斗志。一大批自发新建的家史馆、村史馆、乡贤馆、名人纪念堂、宗教场所等,反映出各地群众对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生渴望和由衷的自豪。

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化复兴载体

 

第三:弘扬民间社会的慈善和志愿精神,让仁爱行动蔚然成风

功利存一时、仁爱传千年。凡历经曲折而仍旧昌盛的家族与地区大都以“仁爱”立基,乡土社会里有义庄、善堂、恤孤堂、育婴堂等民间慈善机制,他们形成了所在地区的民间慈善土壤,是现阶段公益慈善事业的传统经验。越来越多的志愿者、爱心人士、社会贤达也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投身到公益慈善事业,并不断丰满自身生活和精神升华。

甘肃古村之友李本池,把废弃的窑洞和稻田改造成村民活动基地

但是,当前民众自主有序地开展公益慈善行为,还面临着大量的制度藩篱,积极行善、自主行善、持续行善的土壤仍旧贫瘠,但慈善事业终究属于人间正道,未来也一定能实现。

 

结语

习总书记多次公开提及文中子的一句名言,大体是:“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义”是文明、慈善的概括,“义”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和体验后才能形成的正知正觉,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义”需要内容建设、制度建设、主体培育等系统工程。

中国社会发展进入到由速度到质量、由效率到正义的换挡,既要关注干的结果,同时更要关注干的过程,尤其在文明建设、慈善建设领域,过程中更大范围参与的价值大于呈现出的结果,也更能调动公众的认同感和美誉度,这样才能成为四两拨千斤地激活文明乡村、文明城市、文明社会的永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