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谈论古村保护的时候,时常有一种屈服于现实的无奈,比如说——像下图👇这样废弃的老宅,我们在乡间见得实在太多,常常感叹无力改变……

尽管每个老宅往往都有一段悠久的历史。图中这个老宅位于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东源村,它也曾见证了元明清三代的兴衰更替,又陪伴着东源村的先辈走过十九、二十世纪的风风雨雨。然而,后来,也就和很多乡间的老宅命运一样,在岁月中无声地等待坍塌的那天……

 

然而,当地的“新乡贤”站出来了。

陈枫,是福建省高院挂职柘荣县的蹲点干部,在派驻蹲点期间,这座历史悠久的古书堂触动了他,发愿要修复这座书堂。

但是,即使是政府派驻扶贫项目,也不可能一下子调集齐资金,在前期多方动员后,还有一大笔缺口。

怎么办?

他们想到了互联网公益的力量。

通过本土公益机构正荣公益基金会,陈枫邀请了古村之友、香港陳飛杰设计师事务所到当地考察,图为去年3月份,古村之友第一次赴村考察的照片。

 

众人的善意给了古书堂新的希望。

通过古村之友,柘荣县第一次尝试上线了一个“修古书堂留乡村文脉”乐捐项目,由去年5月份开始,迅速聚集了一批关心古书堂的爱心人士,收到了来自各方的关怀和支持:

比筹款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很多有相关资源的人们关注。

“……如果古书堂修缮完毕,建有儿童图书室,我将向图书馆申请建点,提供文献资源。”

“伙伴们,修古书堂留乡村文脉,你的一点爱心将会让他变得不一样!”
“中华儿女都不忘祖,我们也有义务保护老祖宗留下的文明。”
“……希望修缮时注意消防设备完善和使用培训。”

                                                                        福建省法院的领导来东源村考察古书堂

筹到了钱,筹到了人气,筹到了资源,东源古书堂的测绘和初步的修复工作也有序地展开。

 

                                                                             开工让行动汇聚各方力量

乐捐筹到了开工经费,也得到了亲朋好友,乃至许多陌生人的鼓励,众人的信心大增,开始联系测绘队伍、设计师、施工方。


- 福建锦楠建设集团为古书堂免费提供了设计方案

经专业团队的评估,古书堂需要修缮的木地板300平方米,地面220平方米,扶正墙体105平方米,堆砌青砖4800多块,替换檩条、梁、瓜柱、枋等。需修复瓦件面积共91平方米,窗户12扇。

修缮的工程量并不小,但众人拾柴火焰高,公益组织动员各方力量的好处在此时显示出来了。


- 福州海峡读书报也报道了古书堂的故事得到传播

与此同时,东源村的众人也在积极发动身边的人们,为修缮项目对接各项资源。


- 画家余险峰为古书堂挥毫,为古书堂增添一件文化艺术作品

 

2016年7月,古书堂初步的修复工作逐步进入尾声:

台基地面方面,完成前后落二层木地板、正厅、厢房三合土地面修补;

墙体方面,完成墙体扶正,按一顺一丁砌式堆砌青砖;

大木构架方面,替换檩条4根,梁9根,瓜柱9根,枋3根,及部分缺失的椽板、封檐板;

屋面瓦件方面,完成前落屋面瓦件修复面积28.1平方米,后落屋面瓦件修复面积62.9平方米;

装修:完成前落二层4扇窗户修复,后落大门、厢房2扇窗户以及二层6扇窗户修复工作。

 

是大家的善意,给了古书堂延续故事的可能。

只这份故事,往后要由它自己写。如何运营下去?


                                                                                           运营:周末公益国学班开放日

每一个公益项目,都会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初衷。东源古书堂的修缮,没有商业介入,是单凭众人的善意推动的,之后又将走向何方?

为延续书堂的使命,东源乡东源村民委员会、柘友爱公益机构联合主办“周末公益国学班”,主要从“读经典国学,学常礼举要,习毛笔书法,观孝亲视频,听德音雅乐以及户外拓展活动”等方面,教育引导青少年学国学、识国学,提高“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能力,进一步传承弘扬东源“耕读传家、明理守德、社会教化”传统文化精神。

不被了解,他们就尝试建立通道。这不,他们在10月21日上午举办了“周末公益国学班”开放日活动,让社会各界人士零距离感受国学传统文化的魅力。

周末公益国学班开放日

一、时间:10月21日(周六)上午9点-11点
二、地点:东源古书堂(东源乡东源村)
三、面向社会公众

有什么好玩的?

1、游览东源古书堂。
2、体悟课前传统礼仪。
3、聆听诵读经典,赏析传统武术、书画教学等国学课程。

 

古书堂里立了两块新的石碑,记述此次修缮工程的事宜,并对参与事件的众人表达了感谢。以下摘录一小部分:

                                                                                             鸣谢
该工程得到了省法院、省市财政、县委县政府、县法院、县财政、县文体新局、县博物馆、东源乡党委政府等相关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关心支持,社会各界人士慷慨捐助,东源村“两委”、吴氏宗祠理事会和村民同心协力、热情配合。
……
全国“古村之友”志愿者组织,福建省正荣公益基金会,《海峡都市报》、《福州日报》、腾讯公益平台等策划推动古书堂修缮与活化利用公益募捐;
福建锦楠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精艺传媒有限公司为古书堂的装修和活化利用提供公益设计方案;
福建省政协委员、省文史馆副馆长、省民族宗教厅原副厅长余险峰先生为古书堂题写堂名;
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黄文山先生为古书堂撰写重修碑记;《海峡都市报》副主编、福州市书协理事倪可风先生、福建画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罗方华先生、厦门市青年书协主席方一凡先生、柘荣县书协主席游建峰先生、副主席郑福谦先生等部分省市县书画名家为古书堂捐赠书画;
福州市退休干部陈宝坤先生为古书堂题诗两首;
东源本地工匠、工程管理吴恩招、吴登明,以及福鼎古建工程师陈万勇等为古书堂修缮与古迹恢复付出了辛勤努力。

我们坚信

古书堂的歌

只要有人在

永不停歇

 

文/刘加琪、邢晓雯

编辑/刘加琪、小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