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岳父介绍,在他童年时代,该祠堂的使用频率很高,这个祠堂几乎见证着小村庄所有的重要活动,可后来因为年久失修变得冷清。”

 

问:你和你妻子家乡在同一个地方吗?答:不是的,她是湖南衡阳人, 我是河南开封的。问:你说金盆村的时候,用了“家乡”这个词,以为你们是同一个村子的。

他便笑了。

他自2009年大学毕业便开始投身NGO工作,自觉是一名“年轻的老公益”。能够在公益行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感激来自家人的支持,也一直希望将感激化为行动。

他妻子是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双桥镇金盆村人,村里有一座历经几百年风雨的古祠堂。祠堂位于村西,坐北朝南傍水而筑,叫“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占地面积150㎡,有一间正屋、两间厢房。祠堂历史悠久,据祠堂木碑记载,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五月初十立,距今228年。

俗话说,“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多年来,修缮祠堂始终是全村人的一件心事,但因需要筹措大量的经费,修缮祠堂这件事多次被提及、又多次被搁浅。直到2017年初,在村里老人们的强烈提议下,修缮祠堂终于在全村达成共识,并启动了修缮计划。

数月来,小村总动员,自发组成了筹款组、基建组、协调组、监督组等,他们通力合作,各项筹备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施工现场

“村里自发修缮祠堂是好事,可之前大家的计划里只是修缮祠堂墙体等硬件,因为资金不足,楹联匾额这些精神文化载体被疏漏了。这些文化载体对传达祠堂的精神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恰好看到古村之友发布的好家风联合筹款资助计划,用以支持祠堂楹联匾额修复等事项。我也特别希望能够借此帮助大家筹集相应的经费,不让这次祠堂修复留有遗憾。”

村里老人居多,他们有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修缮之后的古祠堂有了匾额、楹联等文化氛围的营造,会焕然一新,重新成为点缀小村庄精神文化的圣殿。她将重新发挥其多重社会意义,除了作为尊祖敬宗、纪念祖先的场所,道德教育基地,宣扬祠堂文化内涵,还能增进宗亲邻里情谊,发扬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的作用。

项目执行计划

1、前期筹备(6月份)

与村里的相关人员探讨祠堂匾额、楹联的修缮清单,预估修缮费用,并征求意见;收集资料,撰写筹款文案;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2、实施阶段(7月、8月份)

发动社会募捐,完成筹款目标;书法撰写,匾额、楹联制作装裱、安装;举办一场简单而隆重的揭牌仪式暨祠堂文化沙龙活动。

3、反馈阶段(9月份)

多渠道动态反馈项目进展;整理项目总结报告,图文并茂;邀请部分捐助者莅临祠堂观摩,听取意见和建议,游览乡村风光;张榜公示捐助信息和善款使用。

支持这个湖南女婿,可扫以下二维码

了解好家风联合筹款资助计划其他项目请扫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