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作为西部重要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原籍重庆人通过求学、就业、务工等形式离开城乡,在外省乃至世界各地拼搏,据不完全统计,在外的重庆人不低于2000万人。这就是两个重庆的来源,一个留在当地的重庆人,一个外出的重庆人。
乡村振兴既是留在当地重庆人的责任,也是外出重庆人的心愿,搭建好平台,运用好机制,充分发挥外出重庆人在见识、资金、人脉等方面优势,努力拓宽他们在返乡创业、公益慈善、特产消费、建言建议等多个方面的渠道。正如我国沿海地区的乡村振兴充分运用华侨力量一样,重庆的乡村振兴运用好另一个外出重庆人的力量。
上周,知名社会活动家、乡村治理先锋廖晓义老师和爱乡宝创始人汤敏先生带队在重庆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活动。调研团队分别走访座谈重庆市乡村振兴局、重庆电信数字乡村团队、北碚区乡村振兴示范点等多个单位,充分交流运用爱乡宝平台搭建乡情网络,促进乡情经济,扩大乡村振兴的亲友圈、朋友圈。
廖晓义老师认为,爱乡宝科技通过互联网平台拓宽了乡贤、乡亲与故乡互动的渠道,使得上千万外出重庆人回馈故乡变成可能。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仕杰高度认同“乡情经济”、“两个重庆”的理念,将继续深化在各个区县的进一步合作实践。
乡村振兴切入点在哪里?乡村振兴以何为目标?爱乡宝创始人汤敏先生提出“两个重庆”理念,激活乡情经济、校友经济,并且以人民的和美生活、社会共享共荣为目标。
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虽正当时,但路径何在?改革何方?其实都尚未明晰。农村缺乏活力,既有人力资源的层面,更有制度资源的层面。做几个乡村振兴的盆景不仅成不了示范,更会成为罪人。包揽了乡村振兴的主要事务,不仅成不了群众的恩人,更可能成为人民身边的硕鼠。新年伊始,我们去到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及系列相关单位,共同商讨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破局、制度资源松绑、用好内外两个重庆,激活乡情经济、校友经济,树立好乡村振兴的正确价值观,不再以GDP振兴为目标,而以人民的和美生活为目标。不再以牺牲公平正义为代价,而是以社会共享共荣为目标。乡村振兴除了是一场经济振兴行动,更是一场社会结构调整、治理制度变革的伟大契机。错过了,或许就再也没有了。
爱乡宝创始人 汤敏
2023年2月4日
未来,希望“两个重庆”理念能为重庆乡村发展铺上康庄大道,走出属于重庆的乡村振兴之路。
爱乡宝创始人简介
汤 敏
古村之友创始人/理事长
爱乡宝&善联网科技创始人/董事长
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副理事长
北京大学硕士、长江商学院EMBA
央视2020乡村振兴人物
建国70年北大70人,深圳鹏城慈善奖
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
END
【联系我们】
电话:0755-88914241(工作日)
官方微博:@古村之友
古村之友企业微信号二维码
善联图远旗下善业矩阵
“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简称“古村之友”,正式创立于2014年11月,是一个以古村保护活化为载体,以新乡贤工程为抓手,以乡土文化复兴和激活民间公益慈善土壤为目的的生态系统公益组织。研发与支持中心设于深圳市,为全国三十个省、近千个县市共计数万的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志愿者社群搭建平台、研发模式,共同推动古村落的全面保护与活化。
爱乡宝是依托血缘、地缘等传统人情关系构建的熟人社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乡村文化互助项目资源平台,为每一个乡村建立起无门槛的自助机制,并以此沉淀乡村大数据、构建乡村亲情社交网络,从而解决乡村振兴经济、文化、社会全方位的综合性问题。
爱校宝作为县域校友大数据管理运营平台,旨在连接校友与母校,建立起校友回馈母校的有效通道和持续机制,让广大校友可以低门槛为母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己所能。同时平台为校友参与家乡招商引资、消费助农、文旅资源推介、返乡创业等提供对接渠道,全方位支持县域基础教育振兴与乡村振兴。
善联集团脱胎于国内知名公益组织古村之友,从保护活化中国乡土文化遗产出发,逐渐成长为涵盖了乡村振兴(爱乡宝)、乡镇教育(爱校宝)、乡土文化为一体的线上线下平台型社会创新集群——善联集团。善联集团取“以善相联、图其致远”为准绳,以“义利并重、以义为先”为手法,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善事”为目标,构建起中国式平民善业的社会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