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对这么多话题时,全局观和核心观就被特别需要,找到众多话题的内核,牵一发而动全身,唯有精神有此力量。作为一个多年践行在乡村事业的老兵,我深刻感受到乡土精神的凝聚力、感召力、信任力、创新力的强大作用,因此,重新筑起乡土精神的人心长城,各项乡村振兴的问题将会慢慢化开。
激活新时代义庄,实现三治融合
随着扫黑除恶行动的持续深化,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实验的不断开展,舆论的焦点逐渐从经济发展为中心到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社会如何从拳头、权力、欺骗、恐吓的恶性资源获取模式,走向诚信、友爱、互助、平和的良性资源获取模式?社会如何在扫黑除恶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善治(红社会)的长效运行机制?
如何从个例的社会治理实践中总结出规律化的道路,找到社会善治全覆盖的普适模式,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更是以回应社会问题的公益组织需要回答的时代考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向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更高要求。2018年1月22日中央政法委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坚持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以上权威论述拉开社会治理元年的大幕。
(1)认清社会治理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以社会公益为主要抓手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逐步深化社会治理领域
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四十年后的今天,将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战略提上议事日程,既反映了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必须同时认识到社会治理较经济发展滞后了很多。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愿、参与能力都有待提高,社会互信程度低,社会呈现出陌生化原子化的形态。在经济利益、政治权力等领域的治理矛盾和信任,很难短时间建立起来。
(广东河源和平梅径村:筹建客家围龙屋,留住乡土乡愁—–梅径村古村客厅公益项目,在政府、设计院、古村之友、村民的联合共建下,古村客厅顺利落地。)
(2019年元月五日,古村客厅迎来重修后的第一次喜宴)
而以超越名利的社会公益事业,则可让群众在行善积德的事业中,逐步成长起公共参与意识,懂得包容、理解、妥协、信任的社会治理美德。诸如在熟人社会范围内,帮助老人、儿童,推动教育文卫等公益事业,在这过程中成长起具有公德、关爱社会的乡贤,社区领袖,他们的成长将为逐步深化的社会治理领域打开局面。
公益不仅在社会治理中解决了一定的难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基层社会公益的发展,为深化的社会治理遴选了骨干。尚贤者,政之本也,通过公益成长起的贤德骨干,自然化解社会治理中名利的核心矛盾。
(广东梅州丰顺县留隍镇乐善队的小志愿者们慰问老人)
社会公益既是社会治理有效的手段,同时也是社会治理的目的。社会善治的根本目的不是培育一批锱铢必较、精于算计的小市民群体,而是成长起一批关注公德、践行公益的公民群体。
(2)构建新型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实现“善有善报”的公益慈善氛围
我国人口多,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大,法治和契约精神的全面深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程。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道德的力量,需要德治来弥补法治薄弱的区域和行为,减少法治社会的治理成本。
但是德治的前提是熟人社会的舆论约束,传统中国的熟人社会是由地理边界所形成,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邻里间守望相助,在这样的熟人社会里,积德行善之人会得到更多信任和社会资源,获得更好发展。缺德作恶之人,则会在熟人社会里遭到唾弃、失去信任,最终难成事业,这正是传统熟人社会里“善有善报”的自然逻辑。
(梅州丰顺县留隍镇乐善队志愿者们走访特殊困难户,形成乡邻之间互帮互助的乐善模式)
而在当下城市化改变后的社会,传统乡土熟人社会逐步消解,城市里的熟人社会也难于建立,致使呈现出高度原子化的陌生社会。在陌生社会里,无论积德行善还是缺德作恶都难得到社会的舆论反馈,人们会逐渐放松积德行善的自我约束,天平逐渐转向缺德作恶的利己行为。这真是当下社会里道德滑坡的深层原因,旧的熟人社会逐渐消解,新型熟人社会尚未建立。
(基于熟人社会建立的乐善机制,图为梅州丰顺县留隍镇为患病村民的善款公开)
人们最易形成熟人社会的纽带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地缘、血缘、学缘,无论其中的那一个纽带也都同样受城市化后空间割裂的削弱。但是互联网提供了线上熟人社会的维度,使得传统一维的熟人社会变成了新型两维的熟人社会。
线上熟人社会可以实现每天交流互动,而线下熟人社会则在重大事件契机完成聚会,因此新型熟人社会的特点是线上常态化,线下节点化。在这样的新型熟人社会里,如何体现出积德行善的机制、彰显善有善报的循环,成为了新的课题。但总体来讲,两维化的熟人社会比一维化释放更大的善能量,就好比电商尽管减少了实体商店的销售额,但总体是增加了全社会的消费总量和购物体验。互联网在构建熟人社会,激活社会善能也是同样的原理。
(古村之友村史馆项目:浙江杭州萧山桃北新村村史馆:通过古村之友平台上线,2018年初,村民们自筹自建的村史馆顺利落成。)
(桃北新村村史馆内收藏的是村民们收藏的历史物件)
因此,为了加快改善熟人社会程度低,道德滑坡快的时代特点,尽快鼓励组建中小学校友会、村友会、乡亲会、宗亲会等一系列关联于地缘、血缘、学缘的熟人社会,并在熟人社会中诱发帮助乡村、帮助弱势群体社会公益行为,并在熟人社会中成长起善有善报的正循环。
(多届校友共同发起的九资河中学笔架山奖学金项目)


(爱乡宝已研发出“爱心池”功能,为每一个乡村设立长效的新义庄模式)
新时代义庄是建立在二维新型熟人社会基础上的,同样面临着互联网时代的改造升级,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更大范围的地缘、血缘、学缘纽带,给新时代义庄更大的机遇和畅想空间。线上线下两维的新义庄模式肯定能释放更大的新善能。
案例:留隍镇村村有慈善
留隍乐善模式,是新时代义庄,他在填补“日复一日道德文化教化和诸多零碎社会问题化解”的社会治理结构性缺失,他可能正是这个苦苦寻觅的药方,其意义甚至不下于小岗村“家庭承担责任制”掀起的市场经济结构性改革。
留隍镇案例《来留隍,取人性圣火》
一个深度的社会变革、模式革命已经到来,远比我们想象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