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近日,央视摄制组在湖北一个小村——江源村跟进拍摄。

这里是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题纪录片中三个重要的选点之一。纪录片以本村新乡贤、湖北古村之友牵头人王定钊为主线,讲述他带动村民、联结外部资源推动村中古民居保护的乡村振兴探索之路。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江源古民居保护到底如何运作?

江源古民居保护

主要做法

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文化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至今保存着明清时期古民居古建筑共十余栋,计两万余平方米。这些古民居青砖黛瓦,古朴典雅,巷道青石铺垫,房前屋后古树参天,古街、古井、古桥、古庙、古河道错落其间,一派古香古色的景致,是罕见的记录祖辈生活的活态博物馆,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与文化遗产,承载着山区群众千百年的文化乡愁。近年来,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文保部门的倡导鼓励下,以乡贤为骨干,汇聚各方之力,自发成立古民居保护管理理事会,走出一条“乡贤主导、村民参与、保护为主、村居一体、整村修复”的古民居保护之路,形成了古民居保护“江源模式”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一、多主体参与,组建自治化保护队伍

 

一是外依乡贤。原来的江源村,同千千万万个普通村庄一样,处在新农村建设热浪之中。绝大多数村民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弃旧建新、拆旧建新现象层出不穷。面对古民居破败危急,土地荒芜,人口流失,村庄传统文化渐衰,公共文化空间萎缩等诸多问题,在外经商的乡贤王定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5年开始,他便将保护家乡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作为自己毕生的公益事业,多方奔走、积极号召,十多年如一日。在王定钊的带动下,该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纷纷响应,积极参与家乡古民居保护活动,成为江源文化遗产守护的骨干力量。

二是内搭平台。积极探索古民居保护开发新路径,成立“通山县江源古民居保护管理理事会”,下设古民居与文物保护修缮小组、绿化与环境卫生整治小组、文化挖掘与宣传推介小组和财务监管小组4个小组。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理事会,2015年至今已累计召开四次全体会议,会议就加强村民对古建筑、文物保护宣传、监管、修复以及加强对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卫生整治,实施古民居保护利用与集体产业开发等事项研讨和决议;理事会实行会费制度,每人每年300元以上,理事会副秘书长以上骨干成员每年1000元以上。同时,建立江源古民居保护微信群,及时发布本村古民居保护动态,推介其它地方古民居保护的成功经验等。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三是上引财智。积极争取外部支持,广邀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各界为江源古民居保护事业问诊把脉。近年来,先后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专家学者前来江源调查研究,形成了《江源村古民居整体保护规划方案》《江源村保护发展规划意见》等一批学术成果。特别是古村之友创始人、理事长汤敏亲赴江源村,会同通山县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讨论江源古民居保护模式;特别是省文物局黎朝斌局长亲临江源村,不仅为江源古民居保护工作指明了工作方面,增强了底气,还给予了真金白银支持,对江源古民居保护与利用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四是下聚群众。自理事会成立以来,村民乡愁意识不断提升,全村再无一例拆旧建新,古民居核心保护区更是没有任何新建房屋;2016年,全村38户扶贫建房,村民全部自愿选择偏僻之地异地建房。同时,成立“爱心公益基金”,每年大年三十,组织全体村民举办联欢晚会,举行敬老活动,给70岁以上老人发礼品,给优秀学子红包奖励,为村里的好人好事、典型事件颁发荣誉证书,激励更多村民积极参与慈善事业。

 

二、多渠道保障,建立立体化保护机制

 

一是政府支持让老房子更有生机。政府部门在古民居保护工作中既有职责使命,更有制度和资源优势。近年来,理事会主动组织村民参与古民居保护,自筹资金,积极开展,各项保护工作有声有色,江源村的做法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先后有省政协副主席陈天会、王振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学娟、副市长镇方松等多位省市级领导前来考察指导江源村的古民居保护和活化工作;国家文物局、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物局等多个相关部门相继发文,要求各地以江源村为试点,探索古民居保护新模式,并启动维护王氏老屋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将江源村打造成为全省古民居、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示范区。

二是村民自治让老房子更有活力。通过树立户外横幅、字牌、广播、传单、宣读等多种形式,宣传文物保护法和古民居保护利用意义,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唤醒村民对古民居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激情,培养了村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觉。同时,在江源河道设立禁渔标志牌13块,沿河栽植景观树200棵,自购垃圾车1辆,垃圾桶130只,聘请卫生员,实行垃圾入桶,垃圾集中转运填埋。每年大年三十,在外工作、打工的游子带头,进行卫生大扫除,一举转变了老一辈村民随地乱扔垃圾的观念和行为,成效显著。

三是媒体发声让老房子更有人气。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对接联系,撰写了多篇介绍江源古民居的文稿发表,广泛争取社会支持,大大提升了江源村的社会影响力。理事会的不懈努力也得到了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2016年9月7日,《楚天都市报》头版头条整版报道了理事会常务副会长王定钊多年来坚持致力于江源村古民居保护的感人事迹,吸引了湖北电视台、楚天都市报、人民网、新华网、澎湃新闻、腾讯、新浪、搜狐、凤凰网等各大媒体也竞相宣传报道江源古民居。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江源民居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王定钊

 

四是品牌创建让老房子更有光彩。把培强做大古民居文化作为古民居保护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打造最具影响力的江源文化品牌。理事会成立以来,在省市县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江源村先后被纳入全省古民居保护利用示范区打造地,成功入选“十三五规划全省文物保护重点对象”、“湖北省历史文化名村”、“湖北省特色文化村”、 “湖北省生态村”、《湖北名村》名录、“中华乡土文化保护地”等,现正在申报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三、多层次结合,开拓多元化保护路径

一是以学习促保护。为了用先进科学的理论指导江源古民居保护管理工作实践,使理事会工作不走错路,不走弯路,理事会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聘请专家团队为江源古民居保护、村庄建设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同时,组织考察团赴通山县西坑村、吴田村王明璠府第、宝石村三地参观考察,开拓眼界、开拓视野、开拓思路,学习的先进经验,为江源古民居保护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以抢救促保护。启动《江源村志》编修,以村志项目为载体,对濒临失传的珍贵历史文化进行抢救。同时,动员村民自愿自家老宅清空交由理事会统一管理,将散落在外和自家珍藏的古董文物如古匾、石磨、旧鼓、老家具、老陶罐等交给理事会统一保存。目前,理事会正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和古旧物件,着力将王氏老屋打造成“民俗农耕文化博物馆”和“村史馆”。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村庄的鹅卵石路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三是以建设促保护。理事会自筹经费20余万元,协助县文物局完成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氏老屋抢修工程,完成了明代建筑老宗屋群落的防雨检修、防火防水等项目以及建筑加固工程。此外,古民居保护区,实行了严禁燃放烟花爆竹,村民严格遵守。过年过节,组织安全防火巡逻队,针对古民居区域进行防火安全巡逻。

四是以产业促保护。将古村落保护和利用上升到文化产业地位,充分发挥传统村落独特而珍贵的社会价值,大力发展有江源特色的古村落旅游。同时,在充分梳理历史资料和考量现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发展有当地特色的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走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和营销路径,使用传统技艺对初次产品进行加工,延长产业链,既能够丰富江源的古村落物质文化,又能够给村民带来经济效益,提升村民生活水平。

碎片化、分散式的古文物,其保护和利用问题长期困扰着文物保护部门、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心古文物保护的人士。江源村采取的由村里贤达牵头,村民自治,政府、高校参与助力的方法,正好解决了这种不可移动文物的产权、管理等难题,给古文物保护提供了很好的路径范式。这种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同时引进外部资源力量的办法,以内生动力为主、外生动力为辅的保护模式,开辟出了一条古民居古村落保护活化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此,古村之友汤敏道:“乡村优于城市的价值,在于它的共同体社会文脉与社会关怀构成新乡土社会,并推动乡村内生持续振兴动能。江源古民居保护就是典型案例。”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江源村风情一览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连央视都来给它拍摄纪录片?这个村子不靠风貌靠乡贤

文/通山县政研室主任徐立帅

 

图片来源:王定钊供图、陈雄晖摄影工作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