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潘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他是一个颇具思想创造力和学术创新力的学者,他的观点引起过思想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于热烈讨论。他的演讲稿《理想主义与大学》、《科学工作者的祖国》在网上广为传播,他为《大道之行》一书撰写的序言《信仰人民》在微信上阅读量达千万次,并引发强烈共鸣与反响。

今天由古村之友向大家推荐潘教授的著作《信仰人民》在潘教授的《信仰人民》一书中,收录了这篇演讲稿《论公正》,提到当今社会关系里的公正问题。他谈到两个:一是市场机制与公正,二是社会组织与公正。

 

第一,市场机制与公正

市场是创造财富的机制。市场机制无疑非常重要。然而,市场也制造出社会分化。纯粹靠市场,即便富如美国也有很多人无法安居。社会不平等不团结,国家就难安定。

市场与政府干预的关系不是停滞的,而是动态的,没有抽象和绝对正确的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什么决定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百姓、是民心。一旦大众有了新认识,政府就要调整。不跟着民心走就是不公、不正,就会被大众抛弃。支撑国家的不是市场,是民心。市场和政府都不是目的。人民和人民的利益才是目的。

人民的利益不是抽象的或者过去和将来的,而是具体的、眼下的。养小送老就是中国人的核心利益。这意味着医疗和教育的均等化。若是政策导致医疗和教育越来越不平等,养小和送老变得越来越艰难,群众越来越疯狂追求金钱而没机会参与体育和文化活动,那“现代化”还有什么意义?

富帮穷,青壮年帮老年,没病的帮有病的,就是我们百姓理解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我们支持市场竞争,让每个人发挥聪明才智,让能干的人先富裕起来,让经济兴旺发达。同时,我们也要求竞争的起点越来越公平、公正,我们还要求生命的终点越来越有同等的尊严。

 

第二、社会组织与公正

古今中外,世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体系能单独治理社会,都需要群众组织起来自我治理。原因有两个:一是政府必须雇很多人才可能顾及关涉家庭间关系的“小事”,那注定会拖垮财政,无论财政盘子多大。二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科层体系分门别类,专业化程度高,依法治国,有能力办“大事”,没能力办“小事”。大是大非由法律管、小是小非由自治组织依照习惯管。

能干的政府可以取代居民社区自治组织吗?市场,或者说企业,可以替代社区自治组织吗?市场打破了我国社会原有的城乡结构,全国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严重削弱了原有的居住和工作社区。自由用工的企业无法替代社区自治组织。由于缺少了社区自治组织,有组织的政府面对无组织的亿万分散群众,不得不大量雇用临时工。而”越维稳越不稳“,财政日渐捉襟见肘,企业和百姓税费负担急剧增加。

自然社区是我国伦理道德的基础。家国同构,不爱家乡怎么可能爱国家?组织起来,一个个小家庭就组成互帮互助的大家庭,就有了公共生活。有了公共生活才有公德。每个自然社区里的公德是全社会公德的基础。

自然社区是办“小事”的组织,能在法律之外调节群众此的利益,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公正。

自然社区还是人民权力的主要载体。组织起来才有“人民”,不组织起来就只有个人和群众。没有人民就谈不上人民的权力和权益(权利)。组织起来的人民才能对政府进行最有效的监督。

什么是公正?什么是中国重要社会关系里的公正?我的答案是:咱老百姓的心里有杆秤。

——节选自《信仰人民》第四章回归民本主义《论公正》

潘维:当今社会关系里的公正问题

作者:潘维

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代表论著有《法治与民主迷信——一个法治主义者眼中的中国现代化和世界秩序》、《农民与市场》、《信仰人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