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博尔赫斯

这个村书记,要给孩子们一个天堂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县临巴镇后河村村支部书记黄一峰,在古村之友平台上发起“建后河村史图书室,圆孩子书香梦”项目,此刻他正四处奔走发动,希望给村里的孩子也建一间村史图书室。

他说:希望让孩子们在了解家乡,了解身边历史之际,也了解我们这些“过来人”看过的世界。

这个村书记,要给孩子们一个天堂

项目详情

 

“我比城里的小伙伴知道得还多”

“这些字我也认识,比城里的小伙伴知道得还多。”

这是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说的。他是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临巴镇后河村小学的一员。

后河村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临巴镇东北部,距县城45公里。从渠县出发下高速之后,还需要30分钟的车程才能到达。庆幸的是,虽然路程遥远,这一路青草香阵阵,不时还能和正埋头吃草的黄牛来上一个美丽的邂逅。

这个村书记,要给孩子们一个天堂

唐朝时期,后河村名叫后河坝;由陈文章带领家中族人从江西九江迁居至此,后有湖广填川的陈氏、楚氏等人迁于此,与当地人形成了现今后河人。明清、解放时期人才辈出,这里先后出现陈文章、陈特章、陈禹昌等先贤名人;建立过甲碳厂、糖房、堤灌站等大型作坊,也遗留了董家湾大墓群、惜字塔、滴水岩墓等古迹;现今仍存活着一棵1000多年的黄桷树,默默讲述着后河村的悠悠历史。

 

“孩子们对书本的渴求程度远超我想象”

作为后河村村支部书记,我熟悉这里的一切,也希望孩子们有机会了解这些,于是就不时去学校里看看孩子们,和他们分享有关这里的传说。

偶尔从教室门口路过,总是能看到这样的景象:

这个村书记,要给孩子们一个天堂

孩子们下课的时候,正围在一起看那本老师带来的《海的女儿》。

这个村书记,要给孩子们一个天堂

从窗口望进去,老师正认真上课,学生正挺直腰杆专心听讲,生怕一晃神就错过什么精彩瞬间。

这个村书记,要给孩子们一个天堂

放学回家,有些学生要做家务、有些要帮助爷爷奶奶收庄稼、有些要照顾弟弟妹妹,所以他们都会在教室里做完作业才回家。本想给他们偷拍一张,结果被“她”抓个正着。

这个村书记,要给孩子们一个天堂

做完作业,他们有时也会一起做做这样的“娱乐”活动来调节一下紧张的气氛。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刚开始我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三年级的“小军”告诉我:“老师今天的作业是背诵课文,我们正在进行“背课文”比赛,谁输了谁扫地、谁赢了就可以把《十万个为什么》带回家”。

这个村书记,要给孩子们一个天堂

小朋友说:他真的想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

原来,孩子们对书本,对认知世界的渴求程度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图书是孩子们连接外部世界的重要入口,但是目前学校里还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村里有近350名留守儿童,40名在读学生,他们除了旧教材,没有任何教辅,更别提课外读物。校内的图书室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校舍,非常简陋,偶尔的漏水使得书籍保存都成问题。

作为村支书,我为孩子们的积极向上倍感欣慰,也希望尽自己的力量,改变这种境况。于是在我以个人微薄之力传播的同时,希望更多人参与,为孩子们筹建一个村史图书室。让孩子们在了解家乡,了解身边历史之际,了解我们这些“过来人”可能看过的世界。希望尽我的绵薄之力,报效生我、养我、培养我长大的地方,让村里的后起之秀比我们走得更好、更远。

他们正在做系统整理村史,若您有适合小学生看的杂志、文学名著、科普等,欢迎寄往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临巴镇后河村小学(联系人:黄书记15681892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