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这是初中语文课本上《核舟记》一文描绘的微雕艺术。

 

但很多街坊都不知道,其实榄雕生于广东,发源于增城新塘镇,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增城一直享有“乌榄之乡”的美名。

如今在广东

行内公认能做榄雕的不超过10人

已经属于濒临失传的优秀民间工艺

所以有这样一种尴尬:

榄雕生于广东,而冷于广东

 

但是这几年

榄雕在增城,又突然“火”起来了

这是什么原因?

我们访谈了增城榄雕师傅周汉军

“我叫周汉军,是地地道道的增城人,现年47岁,自幼酷爱工艺美术。

但我与榄雕结缘却不是在增城,早年的时候我在苏州为生活打拼,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榄雕工艺品,觉得很新奇。因为增城当时很多地方种乌榄(乌榄核就是用来做榄雕的),我小时候也经常吃乌榄,但并不知道有榄雕这个东西。同时也觉得甚为亲切,就与店家聊起榄雕,店家竟然告诉我,榄雕工艺也是出自增城。

我当时极为痛心,榄雕工艺品在苏州竟然随处可见卖店,很多手艺人以榄雕雕刻为生。而在增城几乎没听说过谁以榄雕为生,更难找到买榄雕的地方。这种念头在心中萌生后,一直挥之不去。

直到我回到增城谋生,并于2012年开始学习木雕工艺、根雕工艺,并取得一定成绩和突破,在雕刻艺术圈内积累了一定名气,于是有机会认识到增城仍在坚守的几位榄雕老艺人:卢庆强、陈济源老先生,逐渐对增城榄雕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老先生们口中,我得知上世纪七十年、八十代,增城榄雕曾经很风光过,有国营的工艺厂,专门从事榄雕生产工作,是纯手工制作,有着一批榄雕师傅和学徒,榄雕工艺品远销国外,后来转入市场经济后,工艺厂做不下去,榄雕艺人失去谋生手段,榄雕工艺品也失去了市场,年青一辈几乎没有人再愿意从事这份行当。

于是,我心中想做榄雕的念头更深了。”

 

(右7)与陈济源师傅(右6) 及大学生志愿者探讨榄雕工艺复兴

2013年,在与几位老工艺人的来往一段时间后,我正式拜陈济源老先生为师,钻研学习榄雕工艺。

后来,我结识了增城古村之友,他们被我对榄雕的痴情与执着所打动,邀请我成为其中一员,希望与我一起共同复兴榄雕工艺与文化。我们不时会去古村里,给给孩子上榄雕文化课,也借助增城古村之友协会的微信公众号来加强榄雕宣传,并参加公益活动,逐渐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力。

 

增城乌榄核

榄雕制作工具

周汉军雕的增城民间传说名人何仙姑

 

近日

凭借精湛手艺,

他在2017第十三届广州市工艺美术精品展

“工美金工奖”评比中斩获一金两银

实现了增城榄雕获奖“零”的突破

 

2016首届中国新乡贤公益互助大会及新乡贤公益创业大赛上,增城古村之友和周汉军师傅共同发起的榄雕项目参加了比赛,并获得了全国前十的名次。

通过参加古村之友发起的全国新乡贤大赛及网上众筹平台,榄雕项目众筹了七万元的项目运作资金,解决了项目的落地和开展所需要资金和场地问题

 

在增城古村之友的推动下,南粤古驿道•夏街众创空间落地增城夏街村,同时经过前期的一系筹备和执行工作榄雕传承中心——榄人榄园,也已于2017年5月20日正式在夏街村黎贺榛故居挂牌并对外开放。

 

来宾们旁观雕刻艺人现场创作

从乡土中走来的周汉军,更爱创作能体现增城风土人情的作品,本届“工美金工奖”金奖作品《荔乡怀古之丰收时节迎亲归》,就是他根据小时候每到荔枝丰收时父亲邀请相熟的知青回村吃荔枝的故事历时30多天创作而成。

作品《荔乡怀古之丰收时节迎亲归》欣赏

榄雕《荔乡怀古之丰收时节迎亲归》,作品采用高镂空透雕技法创作而成,从构思到完工,历时三十多天。

作品描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知青与乡亲们的故事

作品主体由三棵果实累累的荔枝树组成,里面分别雕刻有8个神态各异的人物

作品的背面

 

本文据微信公众平台“广州广报社区报”、“榄人榄园”等综合整理

编辑/小蚊、小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