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村之友将对甘肃与山西两地的古村之友志愿者进行授牌,正式建立“古村之友志愿者活动基地”。

申请”古村之友志愿者活动基地”

请扫以下二维码

甘肃古村之友志愿者保护基地

甘肃古村之友志愿者保护基地,坐落于甘肃省庆阳市本园,那里,是深圳大学客座教授,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与环境研究室负责人李本池教授的乡土民居实践项目。

点击播放视频

出生于什社塔头村的李本池19岁就远离家乡出外求学,在西安美院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之后从事景观设计工作。2003年,他选择在深圳大学继续深造,学习建筑学专业,随后便留在深圳工作。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小时候,我就幻想着长大了怎么规划设计我的家。”李本池说。他不想安慰自己“心安处即田园”,于是,他把心中的田园搬到了现实中来。

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而李本池却告诉我们:“诗和远方就在我的家乡。”

当地群众主要居住形式的庭院建筑形式 ✕ 传承传统文化内涵和建筑材料技艺 ✕ 与现代人生活的审美要求,激活了人们对身边息息相关的古村落民居的文化认知和保护意识 ,这是以新带旧的保护方式,也是古村落文化保护和创新发展的积极探索。

山西古村之友志愿者保护基地

山西古村之友志愿者保护基地,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庙底街99号后土庙西花园,由介休后土文化研究会主导。介休后土文化研究会于2017年6月21日成立,梁月林当选首届会长。

 

山西是我国古代建筑的宝库。雄据全国之首。后土庙古建群是国内古代建筑专家们公认的我国明清琉璃艺术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历史上历经多次修缮,直至1994年才基本恢复原貌。山西的古村保护、乡土文化复兴也将在此拉开新序幕。

长按以上二维码查看后土庙视频

如果

你也关注/正在

古村落 / 传统村落

或具有一定历史或文化价值的老房子

做着与古村保护相关的事情

可由古村之友志愿者、地区牵头人或新乡贤申请成立“古村之友志愿者活动基地”有固定活动空间优先哦。

 

福利

报名通过审核后,古村之友将提供

1、互联网PNPP模式支持:即Public-NGO-Private-Partnership:借助互联网平台,由专业枢纽组织完成社群搭建和资源搭接,打通政府、企业、社会多方资源互助合作的渠道,实现领捐、引捐、配捐、物捐、智捐五捐合一,成倍扩大资金及资源使用效能。

2、专业资源平台支持:提供平台,联动政府、基金会、专业服务社企、投资机构、社会服务机构等共同助力。

3、筹款平台支持新乡贤工程好家风、名人志等(点击蓝色字体进入筹款页面)

4、专业的导师资源和学术资源支持

5、全国性的交流展示平台:优先推荐项目参与中国古村镇大会新乡贤大会新乡村与古村镇展(点击蓝色字体了解详情)

6、提供公益力量介入,助力设计和文化

7、媒体传播支持,包括一条清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等优势资源(点击蓝色字体了解详情)

 

如何报名

 

请扫以下二维码

古村之友

志愿者网络覆盖全国30省直辖市

近1000市县数万志愿者团队

 

核心资源

互联网社会价值生态链

参与模式的最大化

而社会改良的根本保障

正是通过社会共建共享

形成的长久互助体系

为了更深入地推动古村保护志愿者发展

让地方志愿者更方便地建立联系

 

古村之友志愿者活动基地

恰恰可以发挥志愿者工作引擎作用

在为志愿者提供资源支持的同时

推动组织成长

建立良性互动、互助的志愿者体系

进一步推进古村文化复兴的进程

 

“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是一个以古村与乡土文化保护为基,以乡村全面复兴、乡土社会长治久安为终极目标的公益组织。研发与支持中心设于深圳。

 

自成立以来,古村之友不断探索创新。

 

提出“心愿共同体”理论,自主研发互联网公益PNPP模式,广泛应用于新乡贤工程、好家风工程,并取得显著的成效,成功帮助数百名新乡贤发展并实现所在的古村复兴,有效带动新乡贤活化乡村资产

 

成功发起举办了古村镇领域第一学术型交流平台——中国古村镇大会,古村镇领域第一展示平台——古村镇与新乡村主题展,新乡贤创业支持平台——中国新乡贤大会。搭建起互联网公益大数据平台……

 

最大限度地连接和整合一切可以共同行动的力量,参与乡村复兴与社会改良,让民众从发展中切实受惠。

 

点击这里,直通古村之友过往隧道

我们

期待与君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