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记忆都是小桥流水、稻田蛙声,现在,看到破败严重的正屋、正在损毁塌陷的围屋,特别是那只剩残墙断瓦的转堂、神堂、正寝已,心情再也不能平静。”

——刘登

于是,刘登发起了“抢救古宅  延续280年历史传承”项目,期望能够筹集款项保住一座古宅,在留住自己记忆的同时,也为村里留一处历史文化记忆。

这座宅子这280年到底见证过什么?他与这座宅子又有什么渊源?

故事那么长

大家好!我叫刘登,是本项目中古宅当前主人刘书祥的次子。

刘家老屋,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约公元1730年左右),是湖北南漳县、远安县交界一带刘氏后人的发源地,约300余户刘氏家庭均由刘家老屋孕育分支而出。

刘家老屋,位于湖北省南漳县巡检镇峡口甘河村跌脚坡。跌脚坡一名的由来,相传是三国时期关云长路过此地,在后山一块巨岩上跌了一脚,留下了一个巨大脚印而得名。我是听着这里的小河流水、稻田蛙声长大的,田园牧歌、玩耍嬉戏,这里满是我儿时的回忆。

刘家老屋最年长的主人兼看守人刘天宝是我的爷爷,他老人家已于2013年以90岁高龄去世(下图摄于2012年10月)。


刘家老屋先辈坚持行善

爷爷留下的编修于清朝末年的刘氏家族族谱记载分析,刘氏家族十世刘应龙大约在1730年前后(雍正末期)修建了跌脚坡刘家老屋,族谱尊追其为“跌脚坡应龙公”。由此推算,故刘家老屋至少已有280年悠久的历史!

刘家老屋祖先在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1760-1860年)曾为当地著名乡绅,施善无数。

道光之后,刘家老屋后人因深受鸦片毒害,家道逐渐中落。虽然家境不济,但仍然开仓放粮、救贫济困,深受百姓爱戴。

晚清时,刘家老屋曾作为兴山、秭归、保康、远安、神农架等过往驿站,作为交通要道,骡马熙攘盛况空前。为支持教育,刘家老屋后人曾在村内修建了两座私塾学堂,供方圆一带百姓的孩子教育上学。此外,甘河下游与沮河相连,百姓要去集镇必须摆渡过河。为方便甘河一带百姓渡河,刘家老屋祖辈常年为上甘河的所有百姓捐赠渡河钱,凡百姓到渡口渡河无需交费。此类轶事,至今仍为周边一带民间流传称赞。

1938年,我的爷爷刘天宝曾参加张自忠将军的抗日部队,在湖北枣阳一带作战近6年。

新中国成立后,十八世刘淤仕、十九世刘天宝(我的太爷和爷爷),将剩余良田悉数交公积极支持土改,将刘家老屋围屋交公社作为集体粮仓,辅助屋交由公社办食堂,正屋交各类工作队、工作组居住。

60年代初,刘家老屋多处漏雨、梁木腐朽,面临着塌陷的危险。我爷爷刘天宝节衣素食,下决心对老屋大修了一次。据我爷爷讲,民间木匠、石匠、瓦匠、油漆匠等共40多人,连续干了2个多月才完工,经过修缮修葺,老屋又焕发生机。文革期间刘家老屋作为大批知青的居住点,上世纪90年代一些知青曾回乡探望。刘家老屋见证了数百年多个朝代,是民间一本承载丰富内涵的史书画卷。


古宅精美却严重失修

刘家老屋,由正屋、围屋、辅助屋三类聚合体组成,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属于清代鄂西南“四角头”典型建筑风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室内雨水天井相连,地下排水系统历百年仍水流通畅。

老屋属土、木、石混合结构,石条基座、石门墩、石窗木雕仍然完好保存,木厢房、木阁楼、木窗等工艺非常精美。

雕梁画栋、石狮雕刻不幸在文革中已被红卫兵损毁。室内进深格局分五层,依次为:门厅、天井、神堂、正寝、转堂,建筑格局十分考究,极具清代建筑艺术价值。

进入新世纪,随着新农村建设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当地村民普遍住进了楼房。

从2001年起,我的爷爷刘天宝,也随我们搬进了楼房,刘家老屋便无人居住了。随着风雨一天一天侵蚀着这个古老的院落,2013年爷爷以90岁高龄去世,刘家老屋的历史传承、文化延续、乃至房屋保存出现了重大危机。

刘家老屋本已瓦漏木腐、年久失修,近两年又因南方持续多雨,已经造成老屋近1/5房屋面积坍塌,现状令人非常痛心。如图红圈标示部分,为老屋重点坍塌区。

正屋天井一圈的东西厢房,木栈楼已部分坍塌。下图二天井左侧露出的红色木墙厢房,曾经是我出生的地方,现在也窗朽木腐!沿一架木板梯而上,环绕天井一圈的是木栈楼,曾是我儿时捉迷藏、打闹嬉戏的天堂,如今怕是已上不去了!呜呼哀哉~

正屋的神堂,曾经是供奉神位的地方。如今是残破高耸的大梁、断墙、横七竖八的檩条、瓦砾,还有雨后疯长的藤草…….呜呼,心中一直高大矗立的老屋,竟然如此凄惨破败,心如绞痛,夜不能寐。因为这倒塌的不是老屋,而是正在被吞噬的历史画卷…….

围屋部分,也是危在旦夕,门厅大梁已经腐烂下沉,离倒塌也是近在咫尺。后门也已有一间廊道撑不住风雨,坍塌了。

看到破败严重的正屋、正在损毁塌陷的围屋,特别是那只剩残墙断瓦的转堂、神堂、正寝已,心情再也不能平静。门厅天井尚可见、东厢西厢亦可寻,木雕石窗依稀在、古梁栈楼犹喘息;先贤祖辈若不古,岂容任其自凋零?而今我辈要担当,尽心尽力传根脉!倘若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再过不到半年,必定会倒塌殆尽、片瓦无存,徒剩一片废墟罢了。

如何对得起先辈的修建、保护、延续传承之功,如何对得起这280多年的文化传承?我的内心受着严重的煎熬与不安,我们必须要为老屋做点什么…… 

于是我发起项目,期望在修复刘家老屋之后,活化古宅。适当对修复后的古宅做功能布局升级,让古宅继续造福后世。

设想:农事农具展区

 

支持刘登,请扫以下二维码进入项目页面

 

 

好家风联系筹款资助计划由古村之友、新乡贤工程、众志古村基金会联合发起,火堆公益提供技术支持。支持项目包括家谱修编、祠堂精神复兴、人物传记编写三大类型。

了解详情请扫二维码

有关古村

你可能还想了解

(点击图片可了解主题展详情)

 

中国(深圳)古村与新乡村主题展暨乡村博览会

2017年8月22-24日

深圳会展中心一号馆

构建乡村、资本、创业、文化复兴、

产业展示、产业扶贫、产业推广与对接的

最佳平台

 

图文 / 刘登

编辑/小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