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保护活化的低成本高效率共建模式

2016-09-30 古村之友

9月26日-29日

山东滨州

8国人士

47名演讲嘉宾

7场主题分享会

5项考察交流

2项颁奖

1个同期展览

26个省市的1146名参会代表

超部门、多学科、跨行业

本土性与国际化

共促古村镇保护与活化

第二届中国古村镇大会在这片齐鲁大地获得圆满成功

(大会议程九宫格)

(开幕式上嘉宾们启动代表大会启幕的织布机)

作为联合主办方之一,古村之友核心团队所有成员、各片区牵头人以及多位志愿者都来到滨州取经学习,见证这一盛事。


(古村之友志愿者合影)
在7场主题分享会中,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基层领导等对古村的保护与活化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观点,古村之友创始人汤敏从一个公益组织的角度发表了《互联网公益PPP化解中国公益难题》为主题演讲,提出了古村的最新解决方案——互联网公益PPP模式。以下为演讲内容: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大家上午好!我是古村之友志愿者组织发起人汤敏。非常高兴今天在这里与各位见面。今天我也是略为感慨,去年为了团聚起古村领域的各位,我们在乌镇组织发起了第一届古村大会,现在第二届滨州筹办得这么好,我个人是非常欣慰的。很荣幸,今天能够与各位在这里谈谈我对互联网公益PPP全面助力古村活化的思路。

(古村之友志愿者网络创始人汤敏)

我说古村是一块宝地,尤其是有祠堂有书院的古村,有古村的地方会少赌博,少二流子。我走过很多个古村,很多村甚至明文规定禁止赌博,这就是一种积极的社会风气,是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各位关注古村,可能很多关心的是如何在村里来发展旅游带动经济,古村之友认为,民间文化信仰重塑和乡村社会结构改良是乡村发展的两条魂。

祠堂和家谱是中国宗族文化中最核心的元素,而乡村的没落和宗族文化的衰败紧密相连。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以祠堂、家谱、书院、庙会的保护,来全面推进民间文化的复兴,使得我们的乡村重新因这些文化而焕发活力与生机。

同时呢,无论建筑有多么漂亮,历史有多么悠久,没有人,那也只是一座空城。而单纯依靠外界的推动,本地人不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一个地区的发展也仅仅是饮鸩止渴。所以,我们强调新乡贤的培育,希望乡村能够吸引更多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更多有能力的村民能够一起来建设自己的家乡,使其不再是所谓的“空心村”,而是有文化、有活动、有信仰、有人气的地方。

那怎么来实现呢?

我们经过一年多的成长和摸索,逐渐认识到互联网公益PPP是这样一条有效的道路。

这是一条互联网募捐+专业化枢纽组织+社会共建PPP的生存之路,未来的十年里,我们都要来不断推这个模式,在各地来实践这个模式。

这个模式是怎么来操作的

我先想问一下在座的有多少人听过99公益的?不错,还不少。

互联网公益PPP,我们首先要依托互联网的全民募捐优势,只有通过互联网这一相对超越边界束缚和等级压迫的方式,我们才能做大民间公益的力量。而且,互联网正走向越来越平民的时代,如果说微博还是大V时代,微信时代的公益,让民间真正发现社会迫切痛点的人士有了表达和集合行动的可能。从这两张图可以看到,一是互联网开启的新公益时代带来的筹款速度在呈指数增长,二是年轻人正成为捐款的主力军。

其次,我们要充分调动各方互助合作、减少公益资金与资源投入,以最少的资源做强公益效能。以配捐的形式来做公益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如今,古村之友正在这条道路上前行,动员更多的基金会来为我们的项目进行配捐,使99不仅仅是3天的火热,而使大家的热情能够持续下去。

也因此,古村之友目前大力推进互联网公益PPP模式,按理来说,公益天然具有PPP的潜质,因为它是政府的使命、社会的责任与专业人的理想的结合体,但实际上,公益事业的非营利性让公益PPP的发展严重受挫。99公益完成了企业与社会的前半部分的PPP,但是最需要更多投入参与进PPP的是各地政府的公益资源与力量。所以,我们目前最希望的是各地政府和基金会能够参与到这样的模式之中,而且,这一模式也是大势所趋。

古村之友提出的互联网PPP模式正式在结合上述三方资源后提出的,也是在这样的模式之下,古村之友在两年之内能实现如此迅速的发展,这一套模式是经得起检验的。

两年,古村之友已经形成了以基金会、公益项目、社会企业相互连接的较为系统的生态体系。

下面,我们以A县为例,对如何运用这一模式进行说明。

一.举办公益创业与社企创业大赛

我们在A县开展古村落活化或非遗活化的公益项目,然后对其进行评估,帮助其中的优秀项目上线,筹集项目所需要的资金。

二.推动政企配捐

如何能发动大家积极的募捐呢?我们大力推动政企和我们一起参与其中,使1块钱能发生5块钱的作用,您或许会说,这怎么可能?腾讯都没做到。但是,在我们推动政企配捐的过程中,实际上不仅使大家募捐的积极性提高,更收获了人力资源的参与、物品捐赠、舆论和媒体的关注。实际上的成效,远超于1块钱的捐赠。

三.社会资源整合

接下来,我们将上述募集的资源进行整合,提供给地方志愿者团队。这一过程中,政府与公益项目负责人、地方专业组织PPP共建落实,形成了公益合伙人和运营合伙人。

四.项目执行与回馈

最后,我们所支持和培育的地方新乡贤将会负责整个项目的落实,并在公共参与成功后为捐赠者立功德碑,使捐赠者获得参与的荣誉感。并因而形成、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地方贤能持续维护公益项目并长久维护地方的正能量与社会和谐,使得社会长治久安。

这个年代,我们用互联网把事情做好,对于公益组织而言,我们没有花一分钱;对于运营者,这是低价获得一个好场所的方式。这个地方,将来也可以不收租金,低价吸引文化人和艺术家,让古村成为一个文化高地。我不希望古村成为一个商业高地,而是一个文化高地。

至今,我们已经有近百个项目按照此模式进行复制,并且绝大多数已经取得成功。

互联网公益PPP如何让200万产生大于5000万的效益?比如说A县企业冠名启动资金有200万,政府配资200万,民间筹款200万,再折合200万的人力、物力、材捐赠,孵化40个A县的新乡贤公益创业项目,其中10个能够加速成长成为年产值500万的成熟标杆项目,就有5000万年产值。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传播还将产生的品牌价值以及新的就业岗位提供,最终将缓解部分的社会问题。

互联网公益PPP模型具有以上三个典型的优势。

互联网公益PPP模型是一种典型的参与型公益,在实施方式、参与主体、参与方互动性、资金效率、资金使用落实以及资助完成效果都有明显的不同,将真正地推动社会共建,实现低成本、高效益。

下面我还要分享几个我们已经运作成功的案例:

第一,我们推动了福建柘荣古书堂的成功修建,并以功德碑的形式为作为捐赠者的反馈。

第二,我们今年99乐捐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件事给放大了。37个古村相关项目上线筹款,11个项目在3天内达成目标。最终筹款总额约323万元,参与人次19,707人。但比我筹这么点钱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两万多人捐了款。这里有十五万人的传播量,做商业的人或许就知道这意味着多少钱。

乐捐不是众筹。乐捐的钱是给大家花的,这是公益的。事情最开始是公益属性的。他后面可能会有经济属性,我们到时候就可以进行经济的发展。

第三,通过众筹的形式孵化新乡贤项目,至今,我们已在网络众筹捐款平台推出超过70个古村项目,支持、培养、推动新乡贤创业,撬动 2亿 新乡贤创业资产。

这么好的事情,卡在哪里了呢?

卡在新乡贤那里,要他们决定踏出第一步。所以我们要做新乡贤大赛。

今年12月,古村之友将开展首届新乡贤公益创业大赛,这将是首个关注乡村领域的社会影响力大赛,对项目的公益性、可复制性、可持续性、传播价值等维度予以特别强调;除奖金外,对社会影响力较大的项目我们将采用配捐形式,扩大资金使用效益。

我们计划,自2017年起,孵化2000名新乡贤,跟进1000个村子,让互联网公益PPP模式渗透在全国的古村。古村之友的终极目标是:为每个县孵化一支成熟的古村之友志愿者团队;完成古村事业中公益、政府部门、社会企业、商业的生态系统搭建,梳理出不同主体的合作模式;实现尽可能多的古村保护、活化与复兴。

我们可以做个大概的估算,如果中国2856个县,每个县有10个运用这个模式点新乡贤,就是28560个新乡贤,如果每个新乡贤年平均产值200万,总共就是560亿,这将是个非常可观的效果。

最后,我还要分享一下古村之友的义利观,这也是贯穿古村之友发展的主要观念,义者、利之和也,不利民,何以为仁?以义相交,成其久远。从事古村事业更加需要秉承先义后利的初心。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古村夜话

除去正式的演讲,古村夜话也是古村之友在这场大会的一大亮点,夜色渐深,交谈却甚浓,在汤敏的主持下,众多来自基层的,有许多自发进行古村保护的人们上台分享。他们是:西南分区牵头人吴元兵、华北地区牵头人田丹、深圳大鹏非遗文化村塑造师杨礼深、湖北通县江源古村守护者王定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王文勇、深圳市华侨城旅游策划顾问有限公司梁雯璟、深圳众志古村创客基地李国庆、碾沟村荣誉村民刘一凡等。


吴元兵(西南分区牵头人)

非常荣幸,然后我们也能参加这个组织。我本来是做文物保护的,看到很多古村再消沉,再垮掉。自己的事情想再干两年,然后也跟着汤村长一起全职做古村之友。

我们西南片区已经开始和市建委、农委合作,对63个重庆的古村开始做基本的调查:要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找到乡贤,更详细地普查古村。让跟多的人详细了解古村,让他们无论是用公益的方式还是用别的方式参与到古村的活化当中来。

有的农村遇到很多困难,而我们希望帮助他们。我们的志愿者和村民没有一点关系,但我们希望驻村,然后慢慢滴影响他们的老人、他们的乡贤。现在通过土改,一家里头,可能有十几户不同的人家。为了解决自身的基本生活需求,完善生活条件,所以大家一点都不珍惜老房子。所以,我们现在就在找年长的人,和他们沟通,让外面的人进入村子,捐钱恢复祠堂、老宅,做公益、做好事。这样,几十年以后,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古村之友的活化和公益活动,让大家开始珍惜古村和老宅。

田丹(北京古村之友牵头人)
今天晚上我是代表中国农大的奚雪松教授过来,给大家汇报北京古村之友的定位和做了什么事情。

我最初接触汤敏是在2014年十月末十一月初,偶尔点开了一个微信的帖子。那时就加了一下,但那时还不是群,是直接加的。加了以后,他马上回了我。我以为是另一个汤敏,就受宠若惊了,于是也就慢慢聊,然后就变成了古村之友qq群的熟悉管理员。再到后来,就开始发起各地的组织了。然后,汤敏也慢慢变成了我的精神领袖,我们的精神领袖。那时我们做的事情,其也就基本上是在吸粉。汤敏让我做北京的牵头人,但我不合适,一个是没有钱、没有资源,也没什么人脉,但这时奚老师加入进来,也就由他牵头了。

但我们在北京,有一个问题。政府什么都管了,村书记他肯定不理你。于是,我们决定开始做资源输出。毕竟首都还是一个资源高地。

我们最后开始做了一个“京+x地区联动”的模式,首先是和浙江的郑芬兰老师合作,联动北京和浙江。

这次99,我们推了3个活动,其中一个是我的项目,就是去湖南的一个偏远古村做调研。公益的事情越多人参与越好,所以我就不要我原本的团队了,找新的规划师,筹一笔差旅费。

杨礼深(深圳市大鹏非遗文化村负责人)

我是在做深圳大鹏非遗文化村。三年前,我在深圳发现了一条村子,那时我都不敢相信,在深圳还有那么破败的一条村子,而且那条村子的地理位置还超级棒。我现在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案例。深圳叫“鹏城”,其实就是源自大鹏所城。现在,大鹏这一片区定位为国际度假旅游区域,以后可能会有华侨城来托管。

以前,所城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各有一座村,而我的这条是东北村,在东山寺脚下。

民宿这些年很火热,在做可能很多人也在做,或者将要做。我们都希望保护乡村,但要怎么做,却是一个问题。改造5号楼的时候,我们花了一点心思。院子里有一棵树,我们讨论了11轮,把房顶都拆了,也就是为了留下这棵树。

在运营的时候,我们的商业化味道可能会多一点,但我们必须把团队养着,继续保护这条村子。事实上,一个民宿养不了一条村子,所以我们活化了本地的民俗,然后我们也挖掘了本地的美食。最近在做自然课堂。在发达国家,自然课堂很多。但我们的老师不愿意承担户外生活的风险,我们的生活被城市包围了,我们的孩子离自然很远。事实上,孩子在自然里,很容易就能玩得很开心了。我们还在做音乐节,希望把音乐推出国门,让更多人了解我们。

现在我们还在做东山香林这个公益项目,就是在东山种树。

王定钊(湖北通县江源古村守护者)

在十年前,国家开始做新农村,我们的村子也要参与其中。我当时就意识到古民居的价值,于是就和村子里的人沟通。但29岁的我完全没有那个声望,我只能和县政府说这件事,但连县里头的人都没有这个保护意识。

我采访家乡的老人,采访他们,梳理村子的历史。通过互联网搜集历史,开始的时候,我什么都没找到,于是我在网上发帖子。于是华中科技大学的老师来了,来了一次,又回去把他的学生带来。别的学者也来了,摄影师也来了。然后我也去买书,前后搜集了将近3万多元,但只有很少是关于我这条村子的。

我这十几年还有一个习惯:我会去百度有关村子的资料,每当有驴友、有学者来了,在网上发了资料,我就会转发。

后来,有中新网的记者来了我们的村子,说我们的村子很好,村子却没有能力保护,于是我给省政府写信。后来省文化厅的官员也来了,找到了我们的王氏老屋,立马指示我们把老屋收为县级的文保单位,还说回去就会把它升为省级文保。

但那时,县级的领导不认为这些房子值得保护,村子也有人打电话给省级官员说这些老房子不需要保护,我们的村子不需要保护。省级官员来找我了,问是怎么回事。我跟他说,我们大多数村民都愿意保护的,那只是个别人的意见。当然,事实上,那时很多人都不想保护老宅。

2014年,村子里很多长老因为迷信,说要把老屋拆掉,因为周边已经有很多高楼了,包着明代的老宅。我听说了这件事,马上就联合了一批在外地的年轻人回乡,反对拆老房子……

汤敏:其实,最重要的是就是一个人,也能保护老宅。


王文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律师)

还没有吃饭,刚从北京来。我去年听大家的发言,感受良多,刚刚听大家说,也有很多感受。

现在大家保护的呼声那么强,为什么呢?可能就是破坏的力量也很大。当然,这可能是我从做法律的角度出发,才这么看到。

今年我和同事去了阿里,想着可以去找有藏族特色的古民居。我在噶尔县城,转了一圈,却没有看到有点特色,能代表向熊古国的老宅。那是很偏僻的地方,我都没想到那些ktv、洗头房和我们内地建的一模一样。

所以,破坏的力量很大。我们怎么做,才能更好?现在在破坏的力量是很强大的物质力量。我们不能用希望、用愿望去阻止破坏。我们的钱越来越多,人类追求更安逸的生活。我们作为保护者,我们有什么武器?

我们除了对祖先的尊敬、对田园生活对向往,我们还能做什么?我觉得我们在保护这个领域,缺少了法律。不是说我们的法律不够健全,而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法律赋予了我们权利,去进行保护的工作。

当然,我们有很成功的个案,但总体并不是很好。我们在两个省有提起诉讼,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但我们希望在每个省都提起一例。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在河南有一例,媒体也报道了,反应很不错。但我们去到江苏,发现他们好像不知道这件事,我们还听说他们去了河南取经,看看怎么对付我们。当然,这件事现在进展得不错了。

我们发现中国每个省都好像是一个独立王国,所以我们希望今年在每个省都干一票,去震慑那些破坏者们。(掌声掌声)

法律是可以被我们利用来进行古村保护的。

梁雯璟(深圳市华侨城旅游策划顾问有限公司负责人)

我是主动要求发言的,本来只是过来学习的,但感受到现场的气氛,希望能说两句。

我从事旅游规划十几年了,现在在全球排名第四、亚洲第一的旅游开发集团。我们现在创办了文化产业集团,我们要建设和开发一百个美丽乡村,于是我们想和古村之友合作,让古村得到更好的开发。

可能大家对开发集团,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但我们作为有社会责任心的国企,希望能好好地保护古村,活化古村。


李国庆(深圳众志古村创客基地负责人)

我以前是从事室内设计,学的是园林,不过园林做得比较少。后来出来做了创客空间,在做的时候,

之前大家可能针对的都是比较宏观的话题,但我做的可能是更接地气的东西。我们想招募一些创客,让他们更好地活化古村。

2015年可以说是创客空间的一个元年,数量爆炸式发展。16年,创客空间却生活得比较艰难了。

我们现在在车公庙做了一个创客空间,在这里,团队、个人、项目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对接。创客空间是我们鸿空间、铁汉和古村之友合作的。

我们感受到城乡发展不平衡,古村需要创新而创新需要土壤,于是,就有了这个创客空间。现在,古村有资源有特色产品,但没有市场;城市的现状正好相反。城乡是互补的,古村创业是有希望的。

我们提供:创客孵化、物理空间、讲座课堂、智囊咨询、投融资等等的服务。孵化的人才有六个不同的大方向……

 

汤敏:每个地方都需要古村创客基地,有了人才,后面的事情才好干。

李勇良(第二届古村镇大会秘书长)
感谢古村之友对古村大会的支持。大家可能不知道古村大会是怎么来的,其实,这个会就是我们两个人在北大一个咖啡馆讨论出来的……这届大会的规模不断扩大,参会人数达到了1146人,这个设想和汤村长的设想密不可分。

吴华钱

我们前童古镇的保护,一个是“定”,定规矩。我们给民居定了一个规矩,什么能修什么能拆,什么要保护,都定规矩了。第二个是“挖”,就是挖我们的文化。第三个是“修”,修复我们的古村。第四个是“拆”。才什么?就是拆掉7、80年代建成的不和谐的建筑。第五个是“拓”,就是拓出古镇做古镇,让我们需要的经济开发的新房子拓展到古镇的外围,保护古镇核心区的风貌。

汤敏:其实没有什么清规戒律,80年代的房子也不一定要全部拆掉。我们可以参照互联网的方式,让参与者提前参与到保护的过程中

蔡叔
和阮仪三教授的保护策略不同,我做的是一个活化的事情。大家有意识到吗?古村的故事更需要我们去保护。随着古村的老人越来越年长,古村的故事也在消失。

为什么我喜欢前童?我第一次见它的时候,就有一个想法:“我一定要带我儿子来看看。”古村镇有一个使命的,它是我们的灵魂家园,它要让我们的后辈知道先辈是怎么努力的。前童是一个姓的,它的家谱和故事都有很好滴记载下来,但有一些复兴的古村可能就没有那么好的记录了。

我们现在可以把古村的故事数字化了,数字内容元段话,云端内容位置化,位置内容ip化,ip内容产品化。ip化以后,我们可以读出故事,让大家用手机听故事。

以后,古村保护是有形和无形结合的。

刘一凡(碾沟村荣誉村民)

我今年在西柏坡进入了古村,更关注的是一个村落的可持续发展。那是一个自然村,以前有两百多人,但我去的时候只有六个人。

我在村里看到了很多中草药、烧制陶器的土,于是,我投了六百多万,不做民宿、不开发旅游,想“变废为宝,无中生有”,建了窑烧陶器,采草药、艾蒿,开发产品。很多农民工是留不在北京那种大城市的,我希望能让农民工回乡,但怎么让大家能够在家门口创业?

胡肖桦(湖北黄冈潘家湾村民)

我没什么准备,就讲3点感受:

1. 我没有在乡村生活过,就想让我的父母和孩子能在古村看见蓝天,呼吸到新鲜空气,吃到该吃的东西

2. 从商业的角度而言,投资乡村是”中长期投资“,是”有去无回“。要学要了解要知道的事情真的特别多。我一年多前进入这个村,开始了解这个村,我们特别需要专业的组织和个人帮助我们。

3. 诚挚邀请各位到我们村里去,给我们指导。

……

(古村夜话分享嘉宾众多,所有内容来自速记,未能一一收录者还请见谅)

当然,古村之友只是这次大会的角色之一,四天三晚的山东之旅不仅干货多多,美食多多,小编更要感慨,会务接待绝对是细致到没朋友。下面,小编就带你从开幕开始逛,让你即使错过了论坛,也能感受到满满的现场感。

(本部分内容转载自灵犀CONSONANCE)

开幕式及特邀报告 
 点击标题了解详细内容)
9月27日上午,第二届古村镇大会在滨州市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开幕仪式由大会秘书长李永良主持,他代表组委会欢迎各位参会的嘉宾和朋友,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和民介绍了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工作,他也希望更多人为滨州的发展出谋划策,共同谱写发展的新篇章。

(大会主席吴必虎)
开幕式结束后,由大会主席吴必虎主持,三场特邀报告依次拉开,他们是:
1. 张诚 中国乡村的田园梦想-田园东方的乡建实践
2. 朱芸 文化搭台 创新唱戏——文化创新为古村注入新的生命力
3. 吴必虎 谁的乡村?
主题分享
回归:古村保护与村民生活
点击标题了解详细内容)
村落到底应该如何保护与建设?村落和人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9月26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常亮主持「回归:古村保护与村民生活」论坛,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和学者们集中讨论了这一话题。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朱启臻

1. 张孝德 古村的前世与今生
2. 李永萍 古村再生的文创策略
3. 常德军 齐鲁八号风情路之泰山和居
4. 孙庆忠 集体记忆与乡村复育
5. 陈国忠 古村旅游与乡村秩序重构
6. 鲁可荣 文化自觉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
7. 德村志成(日) 从乡村旅游的定义谈古村镇旅游产品的打造——以乡村民宿为例
 实战:运营与传播
点击标题了解详细内容)
9月27号下午,第二届古村镇大会主题论坛之二「运营与传播」在滨州国际会展中心大齐厅举办。本次论坛由大地乡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霞主持,由实践型专家学者重点介绍国际古村(乡村)镇旅游保护性开发的多种模式和手段,以实操性角度交流分享接地气、实操型的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以期解决古村镇保护与活化过程中的业态布局(产品、民宿、美食、文创等)、产品营销等问题。

(大地乡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霞)

1. 王祺 旅游传播就是要有情怀

2. 冯冠超 打造古村旅游品牌

3. 山崎亮(日) Community Design 社区设计

4. 于冲 打造古村品牌的实践,也谈古村运营与传播

5.吴惠恩 古村落品牌如何建立?谈谈旅游传播的操作策略与案例

6. 沈元勤 书中乡居梦——「古村+出版」模式下,当代出版人对古村的守护与展望
7. 陶翼煌 从休闲观光的功能与可持续发展看古村保存的时代意义
8. Fritz Auweck(德) 德国巴伐利亚古村落的重生与公众参与经验
9. 夏雨清 从莫干山到松阳,只是一个开始
互通:基层实践与志愿服务
点击标题了解详细内容)
「互通:基层实践与志愿服务」论坛由大会副秘书长夏璇、古村之友志愿者网络创始人汤敏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实践者们带来了他们的实践案例和思考。

(第二届中国古村镇大会大会副秘书长夏璇)
1. 蔺学江 美丽乡村与民宿的规划和落地实施——以国家级全局美丽乡村试点阜平县乡建为例
2. 汤敏 互联网公益PPP全面助力古村活化
3. 颜色 古村镇项目投融资解决之道
4. 何允辉 乡建之魂
5. 车明阳 乡村众创,时代答案
6. 车然 在乡创之路的践行与思考
7. 洪金聪 乡建恨晚 · 贵州中关村的蜕变
破冰:智慧古村镇
点击标题了解详细内容)
9月28日上午,第二届古村镇大会主题论坛之四「智慧古村镇」在滨州国际会展中心大齐厅举办。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住建部智慧城市与智慧景区专家党安荣担任主持,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讨论信息化技术在智慧古村镇的应用与实践。
(论坛现场)
1. 金晟钧(韩) 河回村的保护
2. 赵琛 俯瞰中国古村落
3. 石川干子(日) 日本古村镇的历史进程及保护、更新的趋势
4. 霍光 乡村折叠:多维可视化在关联领域的实践与思考
5. 郭崇慧 基于大数据的古村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6. 马英华 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
 活化:民族村寨本土性
点击标题了解详细内容)
民族村寨的发展到底路在何方?9月28日上午,「活化:民族村寨本土性」论坛在滨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麻国庆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民族村寨的保护与活化应用、重构古今兼容的古村镇发展和生活模式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麻国庆)
1. 尹绍亭 中国西南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 李光涵 侗族传统乡村保护与发展
3. 崔延虎 古村镇保护与文化多样性-新疆案例两则
4. 吴秋林 传统村落的现代性
5. 王铁志 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几点认识
香坊讲坛
 点击标题了解详细内容)

9月27日晚八点,香坊讲坛在香坊的花房餐厅举行,从第二届中国古村镇大会主会场赶来的观众们纷纷赶到现场,关注在乡村如何营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香坊讲坛现场)
大会闭幕
 点击标题了解详细内容)
历时三天的第二届中国古村镇大会在9月28日圆满闭幕。参会代表们在聆听了上午的三场主题论坛之后,考察了滨州市狮子刘乡村旅游目的地、秦皇河风情带、惠民县魏氏庄园、魏集古村落、纸坊村乡村活化项目。

纸坊村馒头窑

晚上7点,大会在纸坊村举行闭幕仪式。滨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洪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晓娟,市政府副市长万永格等滨州市领导出席了闭幕仪式。大会执行主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主持了闭幕仪式,他代表大会组委会感谢支持第二届中国古村镇大会的朋友们以及滨州市委、市政府和工作人员。

(年度风云人物代表颁奖仪式,古村之友获得集体奖)
体验冬枣采摘
 点击标题了解详细内容)

29日上午九点,第十八届沾化冬枣节暨第二届中国古村镇大会走进沾化开幕式在下洼生态旅游园举办,滨州市市委书记张光峰、古村镇大会执行主席罗德胤等出席了开幕仪式。来自各地的乡建领域代表继续齐聚一堂,来到沾化冬枣节,体验乡村旅游的成功案例。
(第十八届沾化冬枣节)

编辑 / 海霞

图片 / 高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