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古村之友创始人汤敏在2016年首届中国新乡贤大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整理——《新乡贤社会价值投资平台——互联网模式义利并重 培育乡村复兴生力军》。若与嘉宾原话有出入,敬请指出。

阅读全文大约需要:13分钟。

 

汤敏,北京大学人文地理硕士,古村之友的创始人,中国古村大会发起人、总干事,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作为一个刚入而立之年的80后,藉由对互联网公益、社群公益、法制公益的切身探索和深入研究,他立志以年富力强之躯、蓬勃的激情和感染力去带领草根公益组织做出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曾先后发起“可持续城市公益论坛”、“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目前在全国完成100多处公益项目,摸索出与地方政府,社会力量的公益PPP模式,孵化出多支社会企业联合支持古村活化。

“我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下,古村之友我们作为一家公益组织,我们怎么在火线上开展工作?怎么在乡村最需要的地区,开展工作。今天我的题目叫做‘新乡贤社会价值投资平台’,做公益和慈善就是投资社会价值。我们蚍蜉撼大树,尝试干这件事,互联网给了一个个零散的个体,来完成这件事的办法,我们叫做在互联网模式下的义利并重,培育乡村复兴生力军。”

 

古村之友在探索中成长并形成模式

古村之友成立于2014年11月份,很多新的东西出来实际上是有一些历史契机,一些节点的事件出现。到2016年的3月份,我们成立中国古村之友。到现在古村之友所获得荣誉、身份也比较多,也整合了这个领域和与之相关领域几乎所有的资源。我相信中国也没有第二支组织有这个力量,去整合这么多跨领域的资源一起来复兴乡村。所以这些资源除了给公益之外,还应该义利并重的用起来。

这个是古村之友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最早期通过观念倡导。很多人说开启民智,做舆论传播好像是在吹泡泡,但是它有它的核心价值,尤其我们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和中国绿发会一起推出了公益诉讼这条线。

与此同时,在第一个阶段,古村之友在全国孵化自组织,今天在座一大批都是各地古村之友自组织的牵头人、各个自组织的核心骨干。我们给每个自组织配备了自媒体,给每个自组织配备了组织体系管理,我们还给每个自组织提供了筹款通道,让自组织得到发展。

今天是中国首届中国新乡贤公益互助大会。大家要知道这场大会到来,前面我们走了很多路。

这些荣誉属于我们全体古村之友每个地区。我们一起推动了这些事,也是因为这些的荣誉建设,让全国知道我们应该保护古村落,这件事情是该做的,社会在支持的,也给各地团队很大的信心。

 

古村之友的义利生态系统

这个是古村之友的义利生态系统。“义”这个板块,目前大概有这么多工程。

首先志愿者自组织工程,这个是古村之友一直在干的。枢纽组织正轨计划,今天我们和绿发会签署了协议,已经推动了不少;救援通道与公益诉讼工程,然后是新乡贤工程,联合扶贫工程,乡土文化保育地工程,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颁出去了好几十块牌,小国使工程。这个是古村之友“义”的板块。由义形成资源之后我们把它联动起来,就有了现在的“利”:乡土文化复兴产业、乡土农产产业、乡土旅游产业、农村金融等等。

另外其实还有一段平台集群,互联网公益PPP平台和宏观行业平台,我们不断的要去建设一些行业开大会和展览平台。第二个是公益基金,众志公益基金、卉基金和新乡贤专项基金,这几支基金现在都在初步运作。我们靠这几支公益基金,为“义”的板块大力的供血。

而利的板块未来成长好之后,继续往义的板块供血。我相信这就是“义利并重,以义为先。”

这个是古村之友的义利结构。三足,古村之友和新乡贤社群,古村之友专项基金与基金会,以及古村之友与新乡贤社群。这个三角,构成起中国乡村复兴的义利并重时代。

 

古村之友为什么要培养新乡贤?

下面我讲抓手,为什么我们要培养新乡贤?乡贤是干什么的?

乡贤是乡土社会中有德行、有才能、而深为当地民众所尊重的贤达人士;是中国历史进程中,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的主导力量。乡贤在我们历史上其实并不陌生,义庄、善堂都在讲这些事情。

范式义庄:由范仲淹设立,是我国史料记载的第一个非宗教性民间慈善组织。

乡贤包括哪些?有在场的不在场的,还有外来的,有些流浪的心灵,注定回不到原籍的时候,只有在附近才能找到家乡的感觉。至于说国家怎么说这件事情,刚才张秘书长和彭总讲到了,没有这伙人,我们提这些都很空泛,当然国家也意识到这方面的价值。

接下来我说一下古村之友培养新乡贤的系统构成。新乡贤相当于一个工程的枢纽,向上推动社会结构改革和民间文化信仰的重塑。我们一定要将我们的发展与乡村社会结构改良,和文化修养重塑结合在一起,不然发展的经济失衡型增长会特别可怕。

所以我愿意跟古村之友靠近的商业组织完成联动。我们觉得他们有心跟公益组织一起合作,我们就有信心能够将公益的芯片渗透给这些商业组织,这些商业组织不再只是利的方面。

新乡贤的事业需要现代公益的力量。因为乡贤事业、乡村事业,就应该有公益的参与。现代公益力量可以助力新乡贤。

今天我不得不说,我其实不是特别认同新华师兄的观念,慈善是有了钱的人干的,但是公益并不是。自古能带动社会创新的优势力量,其实是在年轻人身上。这一点我们有优势,年轻一些。

因为青年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和他的这种锐利性和激情性是足够的,一旦等到自己财务自由之后才解决社会问题,什么时候财务自由?大部分人是40、50岁,如果到40、50岁财务自由的时候我们再去关心社会问题,其实天生已经隔了一道阻隔板,因为我们无法去感同身受。而20多岁,为什么?刚才讲了1921年的这伙人,其实大部分都是青年。所以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需要用公益力量和青年公益力量来助力新乡贤事业。

 

新乡贤工程、互联网公益PPP模式助力新乡贤

接下来我跟大家讲一下我们对整个新乡贤的设想。由新乡贤大赛、新乡贤社群搭建、新乡贤社会价值投资,下面就是商业资源的帮扶到新乡贤义利综合能力的提升,最后一定让新乡贤既有情怀,又有比较好的发展。

新乡贤培育完干嘛?建设乡贤理事会。乡贤也要团结起来,联合起来,最后推动乡贤基金会,到乡贤自助。

这里跟大家讲一下我们这套模型叫互联网公益PPP。一件公益事业,大家都在提商业PPP,其实公益最应该PPP。为什么?公益最关乎政府民生,也关乎企业的长治久安的经营,也关乎我们这种社会爱心人士对他的关怀,也关乎在座大家这些新乡贤和守根守土的父老乡亲们。

这个时候过去的公益PPP为什么玩不起来?因为资金链太小,商业玩不了那么强的社会成本。因为互联网PPP社会成本很高,沟通很多。那么一个体量的合同,要去完成那么复杂的社会沟通,是完全不划算的。但是互联网出来之后,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通过互联网产品,让这个过程在筹款的过程当中完成沟通,政府来完成配资。政府作为配捐方,公益组织作为引捐方,把这些资源都给到新乡贤。我下面有一个案例,这个是模型。

大家千万不要觉得募捐(不好),我们一起为一件正能量的事情进军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通过一个纽带去连接广大的人民群众。什么是最好的纽带?那就是,比如和尚他要做的两件正事,一个是敲钟念经,一个是化缘。如果不化缘的和尚就不是好和尚,他一定是通过这个纽带使社会参与进来。

这个过程的效能是什么?我必须很骄傲的说,这个效能的效率,其实我现在看起来比任何一个商业组织的效率要高,我们目前的社会价值投资的效率,我现在很难看到哪一个商业机构投资的倍增率,有这个这么快。

我们大概是什么玩法?比如说一个企业配捐方200万政府配资200万,民间筹资200万,这样给这个县里培育40个新乡贤,这样加起来多少?800万。但是如果800万孵化40个新乡贤,40个当中有10个可以每年产生500万乡村资产,最后是可以变成5000万的。

我过去还只是这么设想,但是经过这么一年玩法,我觉得我们目前这个数字比这个猛。并且早期最早帮助的余家富(?),当时钱很少,但是现在据说他已经拿到1000多万的投资。像今天我们参与的这次新乡贤大赛的投资者,我相信有一批人一定有能力把当地产业撬动,有能力有情怀有干劲。

这个是新乡贤义利事业生态系统。新乡贤的公益包括乡村教育、家谱修编、非遗复兴、农业复兴、社会公益、节事活动复兴等等。

还有是新乡贤产业,比如未来可以变成民宿主,手工艺主,本土的农村金融银行的管理人员,包括农村电商的合伙人、农庄主。我们一定要让新乡贤在这个过程当中把产业做起来。

另外一端新乡贤基金会可以干嘛?可以养老助残、扶持创业、集体经济、扶贫济困、修路搭桥。新乡贤理事会干什么?政策倡导、维权护法、社区营造、合作谈判、节庆民俗等等,这个板块都会在新乡贤的公益板块延伸。这是一个得道多助的事业,往前走局面会越来越开。

 

新乡贤的愿景

这些都是目前大力支持这项事业的同志和机构。为什么有人说我们怎么把他们找来?就是不断的传播正能量。干这件事情就是一件可爱的事业,一定会吸引一群可爱的人。

我们一直特别满足的就是,这是一个广结天下好汉的事业,有了天下好汉之后后面工作就不那么难了。

这个是新乡贤各种扶贫济困教育等等。这个是我们新乡贤平台上牵头的人。

新乡贤的愿景:建立“新乡贤+”系统,带动乡村复兴。由新乡贤义利生态系统到城乡发展平衡再到社会长治久安。乡村发展一定要回归到对社会长治久安的时代,这个是这个民族千百年来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这个是我们中国新乡贤公益创业大赛的项目,大家不要以为我们只是一个互联网筹款平台,我们筹款完之后下面还再继续推进。我们今年在全国推动将近200个项目,参与人数不止10万人,撬动了乡村资产的复兴。

大概投放了多少资金?筹了600万,盘活了将近2倍的资产,大家可以想象这个效益,这就是社会价值投资的效益。所以我们坚定的说,我们要做社会价值投资。这些都是一个个鲜活的项目,这些都是他们的照片,文化传播、文产复兴、非遗。这是(上图)去年99公益日的时候。

这是一个完整的案例。从如何筹款、整合资源、整合专业力量,新乡贤牵头、媒体助力,有人捐助建材,有人建筑设计,最后把房子盖好,大家在这里作诗歌,变成一个新的历史高地。最后让所有参与的人进入功德碑,这是做公益需要做的设计。做投资需要回报,做好事需要功德,我们一定要对给予我们人的感恩。

这是我们的核心引擎。有了这个引擎之后,我们后面的东西才有想象。5年之内,通过互联网公益PPP的办法,给全国孵化20万新乡贤,带动2000万人的就业。帮助每个县孵化30名新乡贤。我今天也特别感谢大方县、山西运城、山东省扶贫开发会愿意与我们联合来推动,愿意将这件事业与具体的政府、具体的县发生关系。

 

结语

最后,我觉得这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话,过去慈善我们觉得是慈善家玩的,但是慈善家还是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农民还是不满意。所以必须要有现代公益思路解决这个问题。现代公益讲的是什么?讲的是义利并重。这个事情在历史上并不陌生。儒家有言:“利者,义之和也,不利民,何以为仁?”义和利是相伴而生。如果我们做的事情,不对普通的民众产生利益和受惠,我们是在假仁假义。荀子讲,“义先利后为荣”,“以义为先,义利并重”。古村之友坚信,有贤的地方,就有温暖和希望。